电视是显示设备,那么画质表现就是它的本位价值。在所有对画质水平的评价中,“所见即所得”是截至目前我们仍然遵循的最高标准。极高的色准来实现高保真的色彩还原,高亮度和对比度来打造真实沉浸感……达成“所见即所得”成就的路上,电视产业链上每家企业从未停歇。OLED、QLED、MiniLED、MicroLED、激光电视、精控背光、8K超高清……每次电视技术革新基本都是在为实现这个目标的努力。
但是,我们觉得是时候停一停了。
第一,电视产品之间的画质差异已经非常之小。原来,我们在说明一款电视的画质表现优秀的时候,只需要将测试数据搬出来,再对场景实拍的画面进行一下主观解读,产品的画质表现对读者来说可以一目了然;现在我们要评价A产品的画质,可能需要和同等定位或价位的B产品摆放在一起,播放相同的片源,在特定镜头按下暂停,对其中某个细节放大后,再通过专业视角将A、B差别仔细描述,这样才能让A或B的画质优势得到展现。
定位、价位相似产品之间的画质差异减小,是电视市场高度成熟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认为消费者选购电视时,不必在过分纠结画质表现的原因之一。
第二,画质差异仍然存在,10%提升多花一倍价格。从显示面板的用料、切割,背光模组的控制、制程,到终端产品的调教,画质芯片的研发,我们想要获得高于平均水平10%的画质提升,背后成本牵扯出的产品溢价可能需要翻倍甚至更高。的确有人需要这样的画质水准,更好的画质表现也对得起更高的花费,但这不是对每个人的“必需”。
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我们现在选购电视时,对画质的关注可以从原来80%的精力占比,调整到50%~60%的精力占比,把释放掉的精力投入到“操作系统,智能体验,存储配置、资源费用”等方面,因此获得的收获一定会更明显和值得。
01操作系统
电视产品因为智能操作系统的加入,改变了单一信号输出的角色,让它成为具有网络访问、人机交互、设备外协等功能的智能化终端。在这个方向上,应该说中国电视企业居功至伟,小米电视2013年以“智能电视”为号打响了电视操作系统第一炮。之后中国电视行业裹挟着庞大的产业资源,以及数十家品牌商的创新成果,在智能电视操作系统的道路上飞奔,目前市场中我们看到基于安卓系统或基于鸿蒙系统的电视操作系统产品百花齐放。
优秀的电视操作系统,能够简单高效帮助用户实现电视控制、播放调节、内容搜索及更多扩展应用等,因为极强的学习能力,国内目前主流电视操作系统产品都能够实现,其中表现更突出的两家主观认为是华为智慧屏使用的Harmony OS和小米的MIUI For TV。
02智能体验
人工智能在家电产品中的应用方面,中国也是走在领先地位,语音控制、语音识别、手势控制、智能拾音、环境感知、主动调节……这些智能功能都已经在电视产品上实现。支撑功能落实的摄像头、麦克风、感应元件,成本不高,随处可见,用心的中国电视企业站在用户角度,将功能实现整合,便带来了翻天覆地的体验跃升,一位同事曾这样评价电视摄像头的应用“你在看电视的时候,它也在看你。”
除了硬件升级,智能算法及大数据应用方面,中国也是走在全球的前列,和“智能语音助手”之间连续多句的沟通操作,丰富的手势操控方式,现在电视的智能体验日新月异,如果超过半年未接触,你一定会对这个大家伙刮目相看一次。目前市场中主流国产品牌的中高端电视产品基本都会有相当不错的产品体验,这里仍然需要提到华为智慧屏产品,以及海信、TCL、创维等传统电视企业。
03存储配置
“搭配操作系统,实现智能体验 ” ,这不就是智能手机吗?没错,我们眼中客厅智能电视现在和智能手机的差别越来越小,除了“手机的便携性、电视的大屏幕 ”很难互相借鉴,它们实在越来越像。甚至是在存储配置对使用体验的影响也几乎相同,运存+内存的配置情况影响长时间使用的流畅度。
有人认为电视操作系统的应用开放度不高,常用资源仍然是观看视频,对核心芯片的能力有所要求是对的,还要纠结运存+内存的配置是否会造成性能冗余。我们感觉电视大屏的价值目前仍然是被低估的,作为客厅C位,它未来的适配场景会非常丰富,游戏、K歌、健身、购物、交互……这些需求显然在大屏完成的体验会比手机更好,相关APP for TV的研发也会逐步增长完善,甚至大量手机APP也会同步到TV端,届时对电视的运存+内存配置要求也会相应提升,现在2G+16G的水平显然不能应对未来的需求,而电视是耐用产品,7-10年服役期中,大概率遇见大屏应用爆发,到时候再花钱更新电视挺好,而现在就一步到位也是个选择。
04资源费用
影视资源平台向电视系统的转移,极大拓展了电视价值的覆盖范围,让消费者能够自由决定自己观看的内容,这个变化也直接激发了第一波互联网电视的盛世。近10年的发展至今,在电视上搜索影片、动画、综艺、赛事;录播、直播、4K、投屏,你想看的一切都能在这里找到,当然,有些资源是需要付费的。
这笔费用在不同的电视品牌中,有时差异很大,有的平台会员账号不可在手机和电视双端通用,需要分别购买;有的电视品牌会整合多平台资源,实现一次付费资源无忧。
选购电视这件事儿已经不像笔者儿时年代,需要凭票抢购;也不似新世纪初期那般,需要反复挑选以入宝传家的心态选择;现在是尺寸夸张化、价格白菜化、同价同质化……这是好事,购买门槛降低,市场状况繁荣,只是选购思路有必要做调整,“画质”权重稍作降低,聚焦在日常应用更频繁遭遇的场景中去考虑,这样更容易找到带来幸福感的产品。(作者:杜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