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财替代为定位的“固收+”基金,迎来监管规范。近日,有多家基金公司收到监管窗口指导,对涉及以“固收+”名义进行宣传的含权债基中的权益资产投资比例进行限制,要求在30%以内,超过则不能以其宣传。

基金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对“固收+”基金的正本清源,让这一类理财替代产品做到名实相副。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解到,部分公募基金公司此前已对“固收+”基金的宣传等做出调整,避免给投资者造成错误印象。

对“固收+”明确定义化


(相关资料图)

记者获悉,此次监管对“固收+”基金的规范,集中在“固收+”基金的界定以及宣传上。

基金业内人士表示,公司收到的监管窗口指导指出,目前,在申报“固收+”新产品时,权益投资比例须在10%至30%;同时,在老产品宣传时,对于基金合同定义的投资组合中权益资产占比上限超过30%的产品,不能在宣传时将其称作“固收+”基金,也不能按照“固收+”基金的特征进行推广。

“一方面对新申报的‘固收+’基金做了较为清晰的界定,另一方面对老基金产品的宣传推广做了规范。不过,对于权益投资的比例问题,目前是这样一个指导意见,后续可能根据具体实践进行调整。”有公募机构合规部门负责人表示。

”我们收到窗口指导了。简单来讲,就是要把‘固收+’从此前的一种投资策略进行明确定义化。“深圳某公募内部人士分析称。“固收+”此前大多是一种增强投资策略,通过在固收类组合中加入一定的股权类资产,达到增强收益效果。但权益资产的比例,此前在基金合同中是没有明确规定的。因此,在实际运作中,“固收+”产品的权益比例由基金经理把握,通常是0-30%,但也有个别产品的权益比例突破30%,并无明确规定。

“因此,这次的窗口指导明确规定了这类产品的权益投资比例。只有权益投资比例在10%-30%的产品才能叫‘固收+’,且这一规定未来会在合同中明确列出来。除此之外的其他产品均不能以‘固收+’的名义进行宣传。”该公募人士说。

也有公募机构人士表示,尚未接收到监管部门具体的窗口指导。但是,对于“固收+”基金的清晰界定和规范宣传,已经是监管部门和基金行业的一大共识。“‘固收+’基金的兴起,就是凭借理财替代的东风。而且这一名称,具备误导性,‘+’的说法给投资者以正向加强的暗示,却没有调整回撤的必要提示。”上海一家大型公募机构的市场部门负责人表示。

公募基金行业主动调整

今年以来,由于增强策略部分的拖累,“固收+”基金一度尴尬沦为“固收-”。

Wind数据显示,今年年初至6月下旬,在全市场2000余只“固收+”基金中(主要为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型基金),仅有400余只取得正收益,收益为负的接近八成。

如果是正常的权益仓位波动,尚在可以解释的范围之内。但在“抽丝剥茧”之后,可以看到“固收+”基金存在着产品特征不清晰、产品宣传不当等问题。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了各家基金公司明确界定为“固收+”基金的相关产品情况发现,大比例投资可转债等的基金产品同样被宣传为“固收+”投资。在市场实践中,大比例押注高弹性可转债产品使得这类“固收+”基金瞬间变色。

面对这样的状况,公募基金行业已经先于监管规范要求行动起来。

上海一家银行系基金公司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公司内部已经对“固收+”的概念进行自我定义。“严格限制权益仓位的比例,不能将过高的弹性藏在‘固收+’的名号之下。对于可转债的仓位,公司内部在考核时,会按照一定比例分别折算成权益仓位和固收仓位。”该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有头部公募机构表示,公司已收到上述窗口指导意见,已经在公司层面暂停了“固收+”这一概念的宣传。

“固收+”已成大品种

Wind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固收+”基金规模分别为7721亿元、12637亿元、21106亿元。2021年,“固收+”炙手可热,全年成立的基金数量达385只,募集规模超5300亿元,其中发行规模50亿元以上的达20只。

进入2022年以来,权益市场的回调,让“固收+”基金很“受伤”。到了“深V反转”的二季度,“固收+”类基金产品开始收复失地。

中信证券指出,二季度含权债基与偏债混合型基金收益率反弹。2022年上半年表现最好的基金分类为中长期纯债型基金、短期纯债型基金,中位数收益率分别为1.58%、1.52%。受权益市场调整的影响,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偏债混合型基金、可转换债券型基金上半年收益率中位数分别为-0.7%、-0.8%、-7.78%。上述三类基金二季度收益率明显反弹,中位数收益分别为2.14%、2.1%、6.59%,且大多数产品获得正收益。

“市场的震荡,淬炼了‘固收+’基金,也磨炼了投资者。相信在未来,投资者对于‘固收+’基金的选择,将更加趋于客观理性,基金公司也应该顺势而为,不要再玩过度包装、不当引导等的营销老把戏了。”有券商基金分析人士表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