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展播”活动,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这部著名红色旅游演艺作品,与其他京剧、话剧、民族歌舞等剧目作品逐一亮相,向延安致敬,向时代汇报。

近年来,陕西借助科技与文旅融合的力量,实现红色演艺不断革新,让红色演艺呈现出产业化发展的蓬勃态势,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得益彰。

从标杆到集群

延安是全国红色旅游资源最集中、最丰富、最突出的城市之一,每年吸引千万人次参观学习。以发生在延安保育院真实历史故事改编的《延安保育院》是来自全国各地游客到陕必看的红色演艺标杆项目之一,更是针对党员干部及青少年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

记者了解到,《延安保育院》的诞生倾注了不少陕西文旅人的心力。陕西旅游集团(以下简称陕旅集团)历时两年精心策划,其中对200多名原延安保育院孩子的采访就耗时大半年。创作过程中,主创人员抢救性地搜集了200多个小时的影像资料以及书刊、信件、照片等大量珍贵的保育院史料,倾力打造了这部以现代舞台剧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演艺作品,再现了20世纪30-40年代在战火硝烟中艰难求生的保育员“妈妈”用生命守护革命后代的动人故事。这场被称为“泪点最低的演出”,是一曲高唱延安精神的伟大颂歌。

据了解,《延安保育院》从2011年作为建党90周年献礼剧面向社会首演至今,致力于“打造红色经典,创立行业标杆”,已累计演出4300余场,先后获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陕西省文华艺术奖”“陕西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荣誉;围绕《延安保育院》所创建的红色旅游演艺服务标准体系,通过了国家级红色旅游演出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终期评估,对全省乃至全国红色旅游演艺规范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马东坡表示,《延安保育院》作为延安红色旅游的新名片,创新了红色旅游模式,使延安红色旅游品牌深入人心。与此同时,依托延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延安保育院》的模范带动作用,《延安 延安》《黄河大合唱》《延安十三年》等一系列红色演艺作品陆续登台,在立体、动情传承延安精神的同时,也让广大游客的红色之旅更充实、更有收获。

从台上到台下

近年来,为持续深挖陕西丰富的红色文化和旅游资源,让游客深入体验红色文化的精神魅力、传承红色基因,陕旅集团已打造了16台大型文旅演艺,《延安保育院》《黄河大合唱》《12·12》等精品红色文旅演艺作品占到半数以上。

“陕旅集团通过旅游演艺的形式让文化扎根,让演艺有魂,让基因传承,为游客送上红色传统与时代精神激情碰撞的别样体验。而除了保证舞台演出效果,我们在台下的内容创作、市场营销和文创开发上也下足了功夫,打通台上与台下链路,为游客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体验。”陕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冰说。

通过“文化+科技”“电影+戏剧”的沉浸式方式,真实还原重大历史事件的《12·12》西安事变实景影画剧在西安华清宫景区上演后,成为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姚新垣介绍,从观众入场的那一刻,节目就已经开演了,影像艺术手段、舞台戏剧表演与观众互动演出形成水乳交融的契合,实现了“历史时空”与“现实时空”的深度关联,游客身处其中仿若身临其境。

歌舞剧《延安十三年》也是如此。该歌舞剧将演出与革命元素有机结合,1:1复原的老延安街南街为演出舞台,通过建筑、数字化科技和艺术的叠加,打破时空局限,演员带领游客行进式体验党中央在延安13年的光辉历程,真正让观众从台下的“旁观者”变成剧中的“参与者”,大大增加了观众对这段红色历史的理解与感悟。

“我们在台上推崇精益求精,在台下追求创新发展,尤其随着游客体验需求的不断提升,我们在台下的服务和体验也必须同步跟进。例如,《延安保育院》实现常态化演出后,我们便根据市场需求开启了‘驻场+巡演’双线并进的模式,去年6月将舞台搬迁至圣地河谷·金延安千人大剧场驻场,容纳的观众更多,配套设施也更完善。”陕旅集团延安唐乐宫总经理助理黑乐乐介绍,新剧场与周边的圣地河谷·金延安民宿院落、特色街区、美食小吃、文化演艺形成联动效应,能够更好地满足游客更高层次、更加立体的旅游体验。

从产品到精品

“红色旅游演艺不仅是集合红色、旅游、演艺于一体的旅游形式,还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创新产业。”陕西省旅游设计院院长李亚军认为:“演艺带动了文旅融合和产业链。场景化以后,游客通过被动式观演变为主动式参演。演艺产品设计时尚化,能够吸引更多年轻观众。”

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苏红霞认为,旅游演艺可以丰富游客旅游活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消费环节,延伸消费链;同时又是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可以助力旅游目的地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助力旅游产品特色打造,提升目的地独特性。她建议陕西红色旅游演艺可以进一步增加与观众的互动,提升体验感,把当地的民风民俗与文化遗产融入舞台,进行红色血脉和红色精神传承的同时赋能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自信。

西安文理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副院长崔林表示,陕西红色旅游演艺也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高品质的红色演艺项目,其所依托的红色文化一定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辨识度非常高的,比如《延安保育院》《12·12》,均是依托延安、西安地区具有高辨识度的红色文化进行精心打造的。这就需要系统梳理陕西红色旅游资源,对红色旅游资源评级评价,建设数字库,为开发红色演艺产品奠定资源基础。要增加红色演艺产品的表现形式,如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沉浸式演艺形式,通过场景的布置、人工智能手段的运用,全方位刺激游客感官,让游客产生共情与共鸣,增强民族认同感。要延长红色演艺产品产业链,根据市场需求,创作相应的文创产品,或者布局与演艺相关的产品业态。另外,红色演艺产品不仅要从专业的角度考察其艺术价值,还要从市场接受的角度考察其发挥的教育等价值。一台红色文化演艺精品项目一定有着独特红色文化内核及被游客所认可的表现形式,同时又能够起到带动区域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记者 任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