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麦花创作的虎头眼罩

武麦花绣“米奇贺岁”

陈路茵、任英歌、章楷联合设计的十二生肖旅行茶具

黑色卫衣上绣着一只舞狮的米奇,它身着中国传统红褂红裤,高举着鲜艳的狮子头。狮子的绿色毛发采用絮絮绣工艺,呈现出毛茸茸的逼真感,眼睛部位采用花馍面艺技术,显得立体有神。这是陕西澄城刺绣传承人武麦花与某服饰品牌合作推出的“米奇贺岁”鼠年限量款卫衣,一经推出就受到许多喜爱“国潮”的年轻人追捧。

如果没有几年前的一次机遇,武麦花可能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绣娘。2015年,文化部、教育部启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清华大学成为首批试点院校之一。武麦花经当地文化馆推荐,参加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的第一期非遗研修班。

自2015年起,清华美院非遗研培项目组共举办了13期研修班,培养了260余名非遗传承人。2019年底,在光明日报社主办的“中国非遗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培计划工作团队被评为“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成为唯一获此荣誉的团队。

让传承人“脑洞大开”

“我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十七八岁。”今年55岁的武麦花,仍记得自己即将踏进清华校园时奇妙的心情。2015年,一个意外的机会让她成为清华大学非遗研修班第一期学员,同学中不乏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而自己当时“啥也不是”“和人家差得太远”。出于自卑,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她总是坐在后排。

渐渐地,武麦花被课程内容迷住了,老师们讲了很多她从来没听过的东西,让她对刺绣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前就是简单地遵照传统惯例来绣,对于要绣的东西只有一个大致想法,比如想表达多子多福的祝福,就绣个石榴。”清华美院的老师却强调“设计”:图案尺寸多大?选取什么角度?颜色如何搭配?……“原来觉得澄城刺绣就是针线活,听了课才知道,这是一门艺术。”武麦花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非遗进清华”项目负责人陈岸瑛将这个过程形容为“脑洞大开”:“我们的课程主要是打开非遗传承人思想上的种种局限,包括对传承手艺的认识,对地方文化的认识,还有对于当代社会、流行文化的认识等。”陈岸瑛介绍,非遗研修班先由校内外专家讲授基础性课程,再组织非遗展演,对学员进行分组指导。然后进入创作环节,导师和学员共同探讨,完成结业设计。结业答辩通过后,学员回到家乡,花几个月时间将设计方案变成作品,带到结业成果展上展示。

武麦花的导师是清华大学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副教授李迎军。这个长着娃娃脸、看起来比她年轻的老师,却出乎意料地给了她当头一棒。“结业作品的设计初稿交上去后,李老师很严厉地说我没用功。他告诉我,从这个班走出去是要代表清华的。听完这话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到住处,武麦花埋头重画设计稿。画了几十遍后,感觉可以了,马上把图样给李老师发过去。“我以为才晚上10点,实际上已经到了早上5点多。没想到李老师很快给我回复了一个赞。”

此后,武麦花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学习。周末不上课的时候,她在学校图书馆一呆就是一整天。她如饥似渴地翻阅与陕西民俗文化相关的书,一页页地拍照记录。照片把手机和U盘内存都占满了,只好让女儿再给她寄一个U盘。

结业答辩时,武麦花设计的7款“猴年贺岁片”顺利通过评审。回家之后,她又有新的灵感,再来参加结业展时,武麦花带来了20款绣片。这些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猴子形象绣片,赢得了在场专家的称赞和文化部领导的肯定。武麦花激动得眼泪流下来。

回到陕西澄城,武麦花全心投入刺绣事业。她四处拜访老绣娘,收集老绣片,汲取面花、石雕等当地民间艺术的营养。她将传统刺绣工艺应用到家居、服饰等生活用品上,研发了虎头眼罩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刺绣产品,备受市场欢迎。她还去陕西师范大学、江南大学参加培训,不断提高刺绣技艺和设计水平。如今,武麦花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在她的带领下,一批当地妇女加入刺绣产业,留在家乡就能挣钱。

跨界合作激发创新灵感

与武麦花不同,何满在参加研修班之前,已经是青海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项目国家级传承人。何满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有名的银匠,从小何满就跟着他们打造银铜器。1994年,何满在塔尔寺脚下租下店面,自立门户。他先后带了十几个徒弟,但留下来的并不多。“这个行当现在不好做了,我是家族里少数坚持下来的。年轻人觉得活难、挣钱少,不愿意学。”

收到清华大学第二期非遗研修班的邀请时,对于行业发展充满忧虑的何满,一口答应下来。为了这次赴京学习,他甚至推迟了女儿的婚期。“何满是这期研修班里唯一的国家级传承人,年龄也比较大,很受尊重。但他没有一点架子,和年轻人打成一片。”陈岸瑛说。

过去,湟中银铜器以酥油灯、香炉等宗教用品或藏族特色饰品为主。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些传统银铜器销路越来越窄。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何满更多地制作茶具、酒具、餐具等日用品。在清华非遗研修班,何满遇到了来自浙江嵊州的竹编技艺传承人吕成,经过讨论,两人产生了把竹编和银器结合的思路。

“过去我们做银器,其他元素都不加。纯银的茶杯一方面成本高,另一方面盛着热茶容易烫手。加上竹编杯套后,造型更好看了,也不会烫手。”何满和吕成共同开发了竹编银杯、竹编纯银一体壶,推向市场后大受欢迎。

“非遗传承人以前专注于自己的项目,对于其他传统工艺了解较少。我们提倡‘1+1合作’,让不同门类的传承人相互交流,共同设计作品,在交流碰撞中产生了很多好的创意。”陈岸瑛说。

回到湟中后,何满将当地的土族盘绣与鎏金铜壶相结合,创造出富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他还与山西剔犀传承人何鹏飞合作,为银质佛塔加上漆器底座。

“研修班让我开拓了思路,见识广了,想法多了,合作的路子也打开了,能够更好地将传统工艺发扬光大。”何满感慨道。

海外学生带来国际视野

“这真的是一个意外惊喜。”去清华非遗研修班之前,福建脱胎漆器传承人陈路茵没想到自己还能和外国人一起设计作品。2017年5月,清华大学非遗研培计划首次与全球创新设计研究生项目(GID)合作,以“青瓷与大漆”为主题的第六期、第七期学员,与来自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生,共同开展了一个多月的学习。

陈路茵和来自河南的钧瓷传承人任英歌、来自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瑞士学生章楷(Gregory Pepper)分在一组。课余时间,三人会去校外逛逛。“有一天我们到老舍茶馆,品尝了普洱、红茶、乌龙茶,还欣赏了一位女士表演茶艺,非常优雅,让我大开眼界。”章楷回忆道。

爱上了中国茶的章楷,想选择茶具作为小组的设计对象。陈路茵提出用中国传统十二生肖作为设计主题。经过多次讨论,一款以钧瓷为壶身、杯身材料,以大漆为底座和壶钮材料的十二生肖旅行茶具,逐渐有了雏形。

在合作中,章楷为陈路茵、任英歌带来了新的设计理念。“原来我们开发产品,更多是从工艺的角度而不是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跟章楷交流之后,我会更多地思考使用者的需求和生活习惯。他还会跟我们聊未来的环保设计理念,让我们很受启发。”陈路茵说。

陈岸瑛认为,非遗传承人和艺术专业学生的交流能让他们各取所长,海外学生的加入更是能给传承人带来国际视野。“参加研修项目的学员,不仅提升了能力、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文化自信。培训结束后我们会长期保持联系,邀请他们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老师们还会去传承人所在的地区进行回访。通过种种方式,帮助非遗传承人成长和发展,并带动当地‘非遗脱贫’和传统工艺复兴。”陈岸瑛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