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儿科PICU是一个与死神搏斗的战场,是危重患儿最多的地方,也是面临诸多考验的地方。10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科PICU成功挽救了一名全身严重浮肿,处于深度昏迷状态的患儿。

10月3日10时05分,一辆救护车急停在内蒙古妇幼保健院急诊科门口,一名面色紫绀、严重浮肿、各项生命体征危象且处于深度昏迷的患儿被急速送入PICU。经初步了解,患儿9岁,多饮多尿1月余,家长未重视,入院前1天呕吐后突然昏迷,院外已经过心肺复苏、抗休克、降血糖、纠正酸中毒、抗感染等抢救近24小时,但病情仍进行性加重。“此时的患儿呈深昏迷状态,呼吸浅促不规则、低血压、无尿、全身水肿明显、大面积压疮、多项实验室指标数百倍地升高。”内蒙古妇幼保健院PICU主任王育民说。

患儿命悬一线,病情之复杂、救治工作难度之大让大家都捏了一把汗。王育民和PICU另一位副主任医师郝晓飞带领科室医护人员立即成立抢救小组,在同步完善防疫工作情况下,小组成员迅速有条不紊地开展抢救工作。

短短几分钟,患儿已经完成监护、开通静脉通路、气管插管等抢救措施。患儿在液体复苏及升压药维持的情况下血压波动在55/30mmHg左右。一边是有效血容量不足需要液体补充,一边却是心肾功能衰竭、全身高度水肿液体超负荷,这样的情况下急需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抢救一刻不能停,郝晓飞刚完成气管插管,又在床旁超声引导下为患儿开通了血液净化置管,以最快速度成功进行CVVHDF治疗。

幸运的是在PICU医护团队的积极救治下,约3小时后,患儿血压终于可以维持正常,呼吸、心率、血氧也趋于平稳;24小时后患儿由深昏迷转为浅昏迷;40小时后意识完全恢复,开始有尿;58小时后拔除气管插管,生命体征稳定。目前,患儿各项体征平稳,仍在积极治疗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