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青橙融媒10月19日讯 据《呼和浩特晚报》报道(记者 苏日娜)“‘煤改气’后真的是方便太多了。以前冬天家里取暖就是烧煤,烧柴火,家里面乌烟瘴气的,又麻烦又污染环境。通气后我们省去了打炭、掏灰这些麻烦事,房间也干净卫生多了。”土左旗白庙子镇本滩村村民吴社社高兴地说。

今年,市城市燃热集团燃气热力公司承担了土左旗白庙子镇7个村3700户的“煤改气”施工工作,利用甲尔旦门站的1号门站作为气源,为白庙子镇的7个村进行中、低压的改造。经过三个月的施工,3700户村民用上了经济环保的新能源。

近年来,我市把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强首府”的重要举措,持续攻坚。通过热电厂挖潜增效、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等方式,累计新增清洁供热能力4220万平方米;城区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清零”;特别是通过“煤改电”“煤改气”“煤改集中供暖”等方式完成禁燃区内214个村、13万户的燃煤散烧治理任务。通过努力,全市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在2021年至2022年供暖季,全市空气优良天数148天,达标率81%,较2020年至2021年供暖季增加27天,达标率提升了15个百分点。

在中心城区,我市构建“热电联产为主、清洁能源为辅”的供热格局。通过三大电厂“引热入呼”工程,新增热电联产供热能力1.08亿平方米。同步实施3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淘汰工程,供热负荷由热电联产补充。目前长输工程已经开工建设,3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淘汰工程正在稳步推进。

在县城,构建“超低排放为主,清洁替换为辅”的供热格局。完成5个旗县政府所在地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针对城中村、城边村非集中取暖用户,采取清洁能源替代。目前各旗县区正在组织实施。

在农村,构建“电取暖改造为主,多种形式相补充”的供热格局。电网覆盖完善区域实施空气源热泵替代,电网薄弱区域实施“太阳能+电供暖”替代,少量燃气管网覆盖且经济条件允许的区域选择“煤改气”进行替代。同时,结合散煤替代工作,同步完成农房保温改造8.4万户。目前清洁取暖改造和保温改造工程正在实施。

2022年4月,我市成功申报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获得国家3年21亿元的专项资金支持,这也为推进清洁取暖注入了更加强大的动力。《呼和浩特市全面推进冬季清洁取暖项目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制定,突出减污降碳、突出居民可承受,按照“宜热则热、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的原则,在2024年实现城区、县城、农村平原地区清洁取暖率100%,全面解决季节性污染问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