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近一段时间,我的老家淄博因为烧烤意外出圈了。打开社交媒体,“灵魂烧烤四件套”“特种兵式去淄博吃烧烤”“烧烤小哥脸都熏黑了”等内容层出不穷,颇有刷屏之势;亲友发来的“一线”等位视频里,队伍在镜头中一路向后延伸,远远望不到头。前两天味蕾被挑动起来,我下午四点给北京一家淄博烧烤店打电话预约。老板答曰:现在等位,估计您晚上十一点能排到。
看到家乡这么热闹,当然有种与有荣焉的自豪感。毕竟,挺长一段时间,这座城市的存在感都不算太强,就像很多人指出的:上次淄博这么火,还是在春秋战国那时候。此前每每与人说到自己来自哪里,得到的回应要么是“离济南近还是青岛近”,要么是“齐国故都”“陶瓷不错”等碎片化的模糊印象。这次淄博因烧烤妥妥占据“流量C位”,可以说是一个美丽的意外,也再次让人感叹互联网的神奇传播逻辑:有时候,一些费心打造的内容可能反响平平,而无心插柳的效果反倒会出乎意料。
只是,在替家乡感到高兴之余,心里也不免会有隐隐的担心:这场引发全民讨论的寻味狂欢会持续多久?如果大家只是图个新鲜、赶个风潮,那么等热度退却后,这场爆火又会给淄博文旅业留下什么?
这么说,并不是要否定“淄博烧烤热”的价值,正如前文所说的,对一座“非著名旅游城市”而言,这样的出圈可谓是千载难逢的突围机会。可是,随着时间的延续,当地要发展文旅业,不能只停留在烧烤这一个要素上,而应以此为契机,牵引出更多历史味、文化味,打造更加丰富、立体的形象。
说实话,近些年,我对淄博文化底蕴的了解,也经历了一个重新发现的过程。记得几年前去逛齐文化博物馆,每每会被齐国的泱泱大国之风所震撼。《齐都赋》《战国策》等古籍中,记录着临淄这座曾经的超大型城市是如何繁华开放;围绕德治与法治、人性善还是性恶、世界本源等问题展开的争论,展现着多元包容的稷下气象;还有缘木求鱼、康庄大道、管鲍之交等数百个源自齐国的成语,每一个背后都有值得深思的典故和道理……然而,在感慨于不虚此行的同时,博物馆门可罗雀的样子也让我感叹:这里的展览值得被更多人看到,而不应被埋没。
人们对淄博历史文化相对陌生,与相关历史距今较为遥远等客观原因有关。不过从文旅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地若能多花些心思挖掘本地文化底蕴,体现出更多“文化含量”,必然能激发出更具持续性的发展潜力。
比如,在推出烧烤专列、烧烤公交路线,方便大家大快朵颐之余,淄博与山东文旅部门是否可以顺势推出一些文博推荐路线?是不是可以基于当地的蹴鞠文化等,打造出类似铜奔马玩偶这样的特色文创产品?是否可以建立一定的文博人才驻站机制,让更多对齐文化有研究、感兴趣的年轻人参与到博物馆的运营、讲解过程中?
再如,对于蒲松龄故居等当地景点,能不能通过与动漫、文艺等领域的人才合作,推出类似《中国奇谭之鹅鹅鹅》这样的独特作品,展现中国志怪传统的独特魅力?相信只要打开思路,充分发掘好丰厚的文化底蕴,淄博就会超越烧烤这一单薄的“图层”,呈现出更为丰盈饱满的文旅形象。
近些年,不只是淄博,很多文旅城市的爆火都有一定的偶然性,也要面临“网红如何长红”的经典之问。如果说这些城市最初走红是因为某个意想不到的亮点,那么如何以此为契机,激发出当地整个文旅产业的活力,则有赖于更加精细化的治理思路。做到这些,第一波热潮退却之后,那份偶然的“幸运”才能沉淀为扎实的城市魅力,让更多人将这里纳入“启程愿望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