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逐渐进入尾声,青春却刚刚吹响“号角”。距离开学还有一周,申城不少高中学校热闹起来,高一新生们或在操场上,或在校外基地里,参加新生军训。记者在延安中学的篮球场上看到,390名高一新生在烈日下挥洒青春的汗水,这不仅仅是为了增强体质,锤炼意志,更是为新学期开学上好“第一课”。

图说:延安中学高一新生军训 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 摄(下同)


(相关资料图)

吃饭、洗澡都得重新“学”

今天清晨5时30分,天空刚蒙蒙亮,整个城市还未彻底苏醒,一道道闹铃声却在长宁区延安中学男生宿舍楼里此起彼伏地响起。“兄弟们,赶紧起来洗漱,整理内务了!一会儿要晨会了!”高一(9)班的杨天逸听到闹铃声,一骨碌就爬了起来。今天是他从初中进入高中后新生军训的第四天。

经历了三天的军训,杨天逸已和217寝室的室友培养起了默契,整个起床流程变得流畅不少——寝室三人各自换掉睡衣后,立刻按照前一晚的分工,分头整理寝室、擦拭橱柜、门窗,随后,错峰洗漱。杨天逸说,其实每天规定的起床时间是早晨6时,但是,首次进入集体生活,大家都有点“手忙脚乱”,怕洗漱室大“堵车”,怕来不及整理内务,寝室室友一商量索性决定早点起。

“每天军训的日程排得满满的,在队列训练和拉练中提升体能,在整理内务中强化规则,在集体住宿中学会共处。第一次离家,在挑战自我中体验成功……”杨天逸告诉记者,原以为军训就是“训”,没想到习以为常的每个生活细节都需要重新“学习”。“比如,在家时洗澡时间可长可短,到了集体中你得多多考虑别人,否则就有可能造成澡堂拥堵。吃饭亦如此。”

“军训其实也是一场高中新阶段的全面生活‘演习’,小到衣物清洗、生活用品整理,大到食堂错峰就餐。”高一年级组长于在洋说,寄宿制学校的孩子除了要学会自我管理,也要学会处理同学、舍友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适应高中生活节奏。

干坐一天也要同甘共苦

“齐步走!”“跑步走!”“向左转!”“向右转!”上午9时,今天的第二场操练正式开始。延安中学的篮球场上,11个高一班级列成整齐的方阵,听着教官指挥行动。徐徐的微风不足以消除烈日的暴晒,汗水顺着少男少女们的脸颊流淌而下,很快T恤被汗湿了,但是,没人表示出不耐,晒得黝黑脸上露出坚定的神色。“三天军训,每个孩子都有很大的变化。集队从一开始的十几分钟到现在4-5分钟全员到位,很不容易。”于在洋说,为了保证学生的健康,学校制定了一套军训预案,每个班级的班主任都24小时在校培训,校医也会在军训场巡查,一旦发现孩子有身体不适,马上会采取医疗措施。

军训场边还设置了多个蓝色的简易凉亭,体力不支的学生可以申请在旁休息。记者留意到在篮球场东侧的一个凉亭下坐着一位右手缠着绷带的少年,他坐得笔直,眼睛全程关注着高一(3)班的方队,时不时还会给同学们递送饮用水和擦汗巾。原来,他是高一(3)班的新生郭泽圆,8月中旬他因为意外受伤刚动了右手的手术,目前仍在康复期。班主任朱荩文家访时就曾劝他在家休息,军训开始前也多次询问他是否需要请假,但是,郭泽圆却坚持和新同学们同期到校。“学校的校训就是自信、自强、自主、自立,受伤也是对我的意志品质的磨炼。而且,开学后就要开启正式的住宿生活,早点到校能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我很乐意和新伙伴同甘共苦。”正如郭泽圆在他的军训日记里提到那样:看到同学们在耀眼的阳光下大汗淋漓仍然坚持训练,我内心有了一种和他们并肩作战的冲动。

帮助建立起默契和团魂

学生们军训的动作从生疏到逐渐成形,动作越来越标准,彼此间也建立起了互相鼓励、勇往直前的默契。“军训带来的不仅是炎热更有坚定,教官教会我不只是要领,更是承担。”高一(3)班的梁乐瑶说,军训让自己收获了新朋友,也让班级燃起了“团魂”。

军训,是一堂独立意识、自理能力、人际关系和未来规划的升级课。“作为学生们高中生活的第一课,军训可谓包罗万象,也是走进高中以后第一次完整的‘课程’”于在洋表示,军训已经带来不少成效。“以军事训练为主题的课程,对学生的能力提升帮助很大。一周军训还未结束,学生们的内务都有了很大提高,炎热的天气磨炼了意志品质,这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非常大的帮助。除此之外,学校在军训操练期间,还安排了各项活动,帮助新高一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学校,开设校史回顾、劳动技能大赛、歌唱比赛、国防教育、兴趣社团介绍等讲座,邀请毕业的学长学姐回归讲讲‘过来人’故事。”

新民晚报记者 马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