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览、赏民俗、品年味……春节期间,在呼和浩特,快乐与欢笑“不打烊”,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点亮了市民春节假期生活。

美食美景莫辜负 新年新春新希望

1月26日新城区恼包村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将青城浓浓的年味展露无遗,1月27日上午,记者走进恼包村,感受到了这里的热闹非凡。炸糕、熬奶茶、画糖人、剪窗花、扭秧歌……这些传统民俗散发出的浓浓年味儿,让人感受到满满的幸福。


(资料图片)

舞龙

锣鼓声声辞旧岁,喜气洋洋迎新春。“没有秧歌不过年”,当日上午10时许,来自呼和浩特市多个村镇的高跷队、舞龙舞狮队和威风锣鼓队欢聚在恼包村,大家卯足了劲儿,表演着自己的“看家本领”,舞龙、舞狮、旱船、秧歌……表演队伍仿佛看不到尽头。两旁围观群众也是欢声笑语不断,不少人也随着鼓点载歌载舞起来。

“谁还吃,谁还吃”……在恼包村的一个烧麦摊位前,老板李先生热情地招呼着前来游玩的市民。李先生说,春节对中国人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多的是一种生活仪式感。而节日里的美食,则是对春节最真挚的诠释。

踩高跷

传承自晋北地区的炸糕是老呼市人的最爱,黄澄澄、油汪汪、甜滋滋的炸糕总是适时地出现在呼市人最重要的宴席之上,走在恼包村里,刚出锅还冒着热气的炸糕被人们捧在手里,边走边品尝,好不惬意。

品尝小吃

有着几千年历史的面塑是大自然对于西北人最甜美的馈赠,被捏成各种吉祥图案的面点寄托着村里人对新年最美好的憧憬。在恼包村新春民俗活动上,非遗传承人的面塑最受欢迎。栩栩如生的图案搭配鲜艳的颜色,过年的氛围感瞬间拉满。

乘99米的“恼包之眼”观景摩天轮看首府过新年,绝对是今年春节呼市人最浪漫的体验了。同时“欢乐水世界”也是最近几天市民争相感受的春节娱乐项目;社火演出、扭秧歌、女子威风锣鼓队、广场舞、花灯、大花轿、十二生肖船灯、女子唢呐、玉免舞狮、高跷队热闹非凡。品美食、购年货、看演出,在新城区区委、区政府的组织下,这些传统的新春习俗让市民一次品个够。走进恼包村,每一项民俗活动都带给人们浓浓的年味、脉脉的温情。

搓莜面

据了解,这样丰富的民俗表演活动在新城区恼包村将持续上演到正月十六。而承载着对新春美好祝福的九曲阵,也会免费向市民开放。

非遗民俗品年味儿 热闹日子幸福年

春节假期到哪儿品味浓浓的传统年味儿,当然要到回民区莫尼山非遗小镇走走。

喧腾的锣鼓声中,两只舞狮翻滚腾跃,社火表演、沉浸式重走万里茶道情景剧、非遗美食现场制作轮番上演,特色民俗装点喜庆春节,博得前来游玩的市民一波波的鼓掌喝彩。

非遗手工艺作品

“去年我们看了动画电影《舞狮少年》,孩子就喜欢上了舞狮这项运动,但是南方的舞狮和我们北方传统的舞狮还是有一定区别。所以来到莫尼山非遗小镇,传统舞狮子一亮相,孩子们就开心的不得了。”1月26日上午,带着孩子来品味年俗的市民赵先生说道。

和家人一起来莫尼山非遗小镇游玩的武大姐是地地道道的呼和浩特人,听到锣鼓声后,带着小孙子挤到前面观看舞狮、扭秧歌,一边看一边和小孙子说,这些全是自己小时候过年才能看到的,当时撵着演员们跑,追着看,感觉久违的年味儿回来了。

热闹的传统民俗表演是春节假期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回民区“金兔闹新春 新岁纳吉祥”莫尼山非遗小镇第五届非遗中国年在春节拉开序幕,流光溢彩的红灯笼挂满非遗小镇,舞龙舞狮等民俗竞技,猜灯谜讨彩头,祈福登高,吃莜面、做面食,品尝记忆中的老味道、青城老手艺美食等,重拾团圆热闹的中国年味儿,蒙古族皮雕皮画、翁牛特蒙古族服饰、托克托面塑……一件件非遗产品的展示让游客们大开眼界。传统民俗在诗画般的非遗小镇里“活”了起来。

与此同时,回民区委、区政府在春节期间组织开展了多项传统年俗文化活动,以非遗文化项目为依托,通过融入热闹欢腾的民俗表演点燃节庆氛围,为广大市民备好备足“文化年货”让大家体验非遗文化魅力,感受浓浓的家乡味道。

文 /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李娟 马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