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砥砺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清水河县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各项事业取得积极成效。

生态立县,坚决守护好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清水河县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大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推进以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等为代表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以黄河重点生态区国土绿化试点等为代表的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重大修复工程、以浑河清水河等为代表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以广东风电300MW光伏公园为代表的“光伏+环境治理”生态修复项目建设。十年来,全县累计造林71.02万亩、水保治理240平方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1.01%、草地覆盖率达41.09%,被确定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获“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生态魅力县城”“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生态绿”已成为清水河县最亮丽的底色。

生态兴县,坚决在保障粮食安全上作出贡献。清水河县做强做优做大绿色杂粮优势产业,大力推进千亩旱作谷子优质高效增粮示范区、黑黍子种植示范区、优质胡麻示范区、粮豆套种示范区建设,农作物年播种面积稳定在60万亩以上,高标准打造绿色农产品加工园区,打响以海红果、米醋、小香米、黄米、胡油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清水河花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为引领的“清水河窑上田”区域公用品牌,推动“中国一乡一品产业促进计划”示范县创建,加快建成“中国小香米之乡”“中国黑黍子之乡”和“中国杂粮大县”。紧盯“种好草”到“产好奶”的中间关键环节,坚持“育好种”“养好牛”“养好羊”,全力推进国家乳业创新中心奶牛核心育种场与国家胚胎工程中心项目建设。推进万头肉牛核心育种场、10万只奶山羊良种繁育基地、中清绿色农产品研发中心建设,进一步解决种质资源“卡脖子”问题。

生态优县,坚决在服务双循环、沟通内与外上彰显活力。清水河大力发展大宗物流、智慧物流、冷链物流,推进宏河物流园区、十七沟煤炭物流园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建设绿色物流园区,建设物流运输业强县,努力将清水河县打造成为呼包鄂榆城市群、黄河“几”字弯以及内蒙古向北开放的重要综合物流枢纽节点。推动文旅产业加快繁荣,依托良好生态优势,做好“生态+文旅”这篇大文章,聚焦打造黄河“几”字弯生态文化旅游带和首府南部黄河景观文化旅游带,全力推进以老牛湾黄河大峡谷5A级景区创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和老牛坡红色旅游区为示范引领的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推进老牛湾通用机场建设,打造全国旅游目的地、首都北京“大游园”。举办首届“2022老牛湾黄河之夏嘉年华”活动,老牛湾黄河大峡谷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首批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清水河县荣获“全区首批县域商业示范县”荣誉称号。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办件时间全面压减、工作效率大幅提升,937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次告知、一窗受理、一次办结”。

坚持生态强县,坚决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清水河县围绕“双碳”目标要求,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绿色循环发展贯穿工业经济发展全过程。发挥风、光、水资源优势,全面发展以风光水储氢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近年来,全力推动以大唐国际新能源、大唐万家寨、广东风电、三峡风光水储、旭阳中燃制氢等清洁能源产业项目,力争到“十四五”末,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构建风光水储多能互补一体化开发利用新格局,全方位打造清洁能源产业大县。坚持“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以清水河产业园为载体,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现代化工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以旭阳中燃年产300万吨焦化及制氢综合利用项目、超牌新材料年产20万吨煅烧高岭土项目等为代表的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扎实成效,年产值增加140亿元。把科技创新融入工业发展全过程,紧扣产业供应链部署创新链,加快推动旭阳中燃、超牌新材料现代化工新材料研发中心建设,实现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十年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36.65亿元增加到69.33亿元,年均增长5.6%。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12%和7.15%,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全区第3位。

生态富民,坚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近年来,清水河县累计用于民生领域支出达122.6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24%。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19万元和0.61万元增加到3.21万元和1.26万元,年均增长4.3%和8.4%,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乡村振兴示范乡镇3个、示范村50个,杂粮富民、养殖富民、林果富民、旅游富民、物流富民、光伏富民、风电富民、园区富民“八大富民产业”蓬勃发展。创新开展“双扶一固”和“孝扶共助”,激励和引导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探索农村居家养老新模式,“四个一点”为老服务爱心餐厅深受农村老年人喜爱。城乡面貌深刻变化,累计改造棚户区2544户、老旧小区29个、拆迁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打通断头路9条,新建和改造道路67.22公里,城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提升到35.1%和38%,清水河博物馆、文博公园、清水河县文化综合服务中心等民生工程投入使用,文化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全面补齐民生短板,组建县域医疗集团,建立“下级检查、上级诊断”信息化医疗服务机制,群众足不出县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水平提升至3180元,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基础设施全面改善,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验收,县一中与首师大集团合作办学、县普高与呼市二中结对合作,建设高品质“宜学县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一廊二带三圈四基地”示范工程建设取得扎实成效,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荣誉称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