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易烊千玺这个名字,但不知道他是干嘛的。请教了公司的年轻朋友,才补了一课。还知道女生们亲昵地称呼他为“四字弟弟”。


【资料图】

之所以提到他,是因为最近的国家话剧院“考编”事件。易烊千玺和罗一舟、胡先煦都被录取了。老实承认,后二人的名字也是第一次听说。

网友们质疑的是他们考试过程是否公平公正。这不应是演员个人,而是国家话剧院要证明的事;而国话已发表声明,表明整个招聘流程完全合规。

但为自证清白,易烊千玺发微博宣布放弃入职国话;胡先煦则表态不放弃。我们要赞扬胡先煦的勇敢坚持,也为易烊千玺的放弃而惋惜。一位女生说,看了四字弟弟的微博声明,很心痛。

专门去看了大量围攻“考编”事件的评论,感觉是:满满的戾气。哪怕易烊千玺迫于压力放弃了入职,还有很多人不肯罢休,所谓“官资勾结”的阴谋论帽子是摘不下了。

与基于事实和逻辑的合理怀疑不同,戾气是一种捕风捉影的偏激心态,言谈行事易走极端。戾气的传染性很强,当它成为一股压倒性的社会风气,破坏性巨大。

易烊千玺的个人声明你不相信,国话的机构声明你不信任,蔓延的戾气终将伤害所有人,无论是物理空间、网络空间,还是心理空间。

前些天,一批停工项目的业主发表声明停贷。

然后不是有一些所谓的专家出来呼吁取消预售制度么,攸克君在两个小群里跟人讨论这个问题。有几个朋友坚决认为,这么多项目停工证明预售制度错了,“错误的就应该取消”。

取消还是保留,这属于可讨论可辩论的。只要不上升到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就成。

然后,接到两个咨询电话。一线城市,现在大都是置换需求。在老城区的,想换到新的区域;面积小的、老房子,想换面积大点的新房。毕竟,新房的户型、环境和配套,看起来还是要好些,更不用说还有停车问题。

除了购房时机和价格等,这两个电话都问到了,买谁家的好?

买房要挑企业,这是以前很少出现的问题。

都看过哪些企业的房子?对方列举了一批。

中海保利华润固然很不错,龙湖万科绿城也很好……

这几家不是民营企业吗?

龙湖是民营企业没错,万科、绿城都是国资大股东,但大家习惯把它们当民企看。这些以及很多民营企业都是安全可信的;某个城市有停工的,并不是所有城市都停工之类。叭啦叭啦解释了一通。

去年下半年以来,一批房企出现流动性危机甚至违约,这是更偏行业性的、企业面的事;项目停工,则是直接关系到业主能不能按时收房甚至能不能收房。但没想到,停工停贷会导致其他消费者从这样的角度来想问题。

从企业性质,是民营还是国有,来区分要不要买房,买谁家的房,攸克君近年来最担心的一点还是出现了。

虽然有观点认为,房地产是个垄断市场,理由是土地是垄断的;但从企业层面来说,房地产市场是充分竞争的领域,无论民企还是国企,都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来公平竞争。

当然,也没有绝对的公平。比如,中海的融资成本就是低,这与它的大股东是央企有没有关系呢,有;但同样也有国企,融资成本甚至比民企高得多。

中海系的几个领域,无论是中海发展和中建地产所在的地产领域,还是中建各局所在的建筑领域,都是完全竞争的市场,靠的是真本事来挣饭吃。

多年来,攸克君从未听说中海项目强调它的央企属性,以便从购房者那里获得更多的印象分、决策分。我也希望,中海,以及保利华润等,未来也坚持这样做。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里,企业主要是用产品、服务,有时也用价格,来赢得消费者。比如家电领域,海信是国企,美的是民企,哪个消费者会从企业性质出发来作出购买决定呢?

长虹是国企,当年的家电大战它并没因此夺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中国移动是垄断型央企,但它的飞信还是完败给了民企腾讯的微信。在房地产领域,中海保利华润应该也不会期望最后的玩家只剩下它们几个。

一个向上生长的经济体,是所有成份的企业共同塑造的;优秀的产品和服务,创新的活力,来自于公平竞争。

经济上升,收入增长,啥都好说,民企央企的属性也会被淡化;在经济下行周期里,企业生存和发展都变得艰难,裁员增多,失业率会加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16-24岁城镇青年失业率为19.3%。今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创新高,但就业情况很不理想。

失业增加,收入减少,抱怨会化为戾气,这些剑走偏锋的戾气往往会无目的地寻找发泄口。当群体规模够大,戾气的浓度越来越高,它的杀伤力就是惊人的。近年来,在一些充分竞争领域里,民营企业的标签就屡屡被污名化,成为戾气的杀伐对象。

尤其是,移动互联时代,有些意图不明的人还喜欢利用甚至催化这股戾气。比如前阵子,粉丝流量庞大的司马某对民营企业的口诛笔伐。

大家都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信心不足,有些行业,甚至已经到达有史以来的信心最低谷。比如房地产。

但攸克君认为,比信心不足更具杀伤力的,是信任危机。某房企流动性紧张,就认为它所有房子都不能买;某房企在某市个别项目出现停工,就认为它所有的项目都可能烂尾;然后,上升到整个行业,民企的房子不敢买。

我们不敢断定,这股信任危机已经蔓延成潮。恰恰是,当它远未成风,只是苗头,就要将其遏制住。一定程度上,重建信任比重塑信心更难。信任危机一旦被戾气裹挟,小到一个产品,大到一个行业,都将是摧毁性的。

我们理解,信任的流失,都是有原因的;甚至也没有答案。我们感慨,建设总是太难,毁灭却太容易。每位理性的个体,都不愿看到,市场经济哪一天会脆弱到需要小心呵护的时候。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