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2月24日文章,原题:乌克兰战争一周年:针对俄罗斯的制裁达到目的了吗? 2月24日,英国举国默哀,纪念俄乌冲突一周年。在支持基辅的西方同盟国家中,类似的纪念活动比比皆是。这场冲突已经造成数万人丧生,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制裁国家只占世界人口的15%


(资料图片)

过去一年不仅是俄罗斯采取“特别军事行动”一周年,也是欧盟首次对莫斯科实施经济制裁一周年。俄乌战争伊始时,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将第一轮制裁称为“我们实施过的最严厉的一揽子制裁措施”。比利时首相德克罗则表示,“我们的制裁将从根本上伤害俄罗斯经济。”

自那以后,欧盟陆续实施了8轮对俄制裁。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一周年当天,欧盟还批准了第十轮对俄制裁。总体而言,全球包括27个欧盟成员国和美国在内的49个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制裁和出口管制,这些措施被称为有史以来对一个主要经济体实施的最广泛制裁。

不过,新加坡前常驻联合国代表马凯硕等反对对俄实施制裁的人士指出,上述国家只占世界人口的15%。

当然,只有少数人支持制裁并不能说明这些制裁是否正义,或许更重要的是,这无法说明制裁是否有效。如果他们期望制裁能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并迅速迫使俄罗斯总统普京改变“特别军事行动”的方向,那么,这些制裁显然没能很好地达到目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虽然去年俄罗斯经济衰退2.2%,但其2023年可能增长0.3%。

没产生破坏性影响

在对俄罗斯个人的制裁中,据称约有1386人受到冲击。不过,这些对个人的制裁似乎也没有对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产生破坏性影响。在24日俄乌冲突爆发周年日之前,已经有各种各样的分析详细阐述了对俄制裁效果不佳背后的可能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俄罗斯的能源生命线未被中断。

芬兰智库“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俄罗斯每天在战争上花费3亿美元,但在2022年大部分时间里,俄罗斯每天可从能源出口中赚取约8亿美元。莫斯科从俄乌冲突导致的油价飙升中获益,2022年其能源收入约1680亿美元,系2011年以来最高。

目前,已经有很多文章分析制裁如何加深俄罗斯与中国的贸易联系。总部位于华盛顿的自由俄罗斯基金会(反俄组织)上月发布一份报告称,目前俄罗斯能源出口总额的20%来自中国,俄罗斯进口总额的35%也来自中国。印度和土耳其等其他国家也已成为俄罗斯的重要市场。

西方政客为了支持率

与此同时,俄罗斯精英阶层也并没有因受到个人制裁而产生西方预期中的分裂。正如美国政府学教授彼得·拉特兰最近在一篇评论文章中所述,被西方列为攻击目标的俄罗斯寡头很可能拒绝直接批评普京,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做“意味着至少会失去在俄罗斯的企业”。

去年,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制裁时,西方国家民众普遍对俄罗斯行径感到愤怒。一些政治人物和政府支持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考虑到,如果他们吹嘘自己站在制裁的一边,就能在国内赢得更高的支持率。一年过去,我们不知道怎样才能带来和平。(作者巴万·贾普拉斯,陈欣译)

责编:张青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