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月29日报道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1月19日发表题为《全球化远未结束》的文章,作者为该报发行人格拉尔德·布劳恩贝格尔。全文摘编如下:


(资料图片)

从经济角度看,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是孤岛。自从全球各国参与国际分工以来,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得到了加强。与此同时,贸易链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多次改变。

从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加入国际分工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观察到极大程度的多样化:许多公司利用了从前封闭的市场的开放所带来的机会。自2008年以来,出现了国际贸易更加集中的反趋势。因此,目前关于贸易链更加多样化的讨论,既不应被理解为与全球化的铁律的决裂,也不应被理解为对全球化的威胁。即使在过去,贸易链也不是一种静态结构。将当前情况称为国际贸易的又一次趋势反转可能更为恰当。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分析,如今约60%的世界贸易仍发生在多元化的市场,其中包括仍在增长的服务市场和无形资本市场,如对专利、员工培训和软件的投资;40%的世界贸易发生在高度集中的市场。根据该研究院的定义,如果一个国家依赖的供应国不超过三个,这种贸易结构即为集中的市场。

然而,这种依赖性并非命中注定。“这种集中现象中有四分之三是经济选择的结果,”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专家写道,“在这种情况下,个别国家只从其他少数几个国家采购产品,尽管全球供货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能。”很多依赖性是可以减少的,大批公司早就在寻找新的采购和销售市场。

全球化所处的政治框架正在经历持续的变化。随着美国主导地位的结束,主要受美国影响并由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塑造的多边贸易秩序正在受到破坏。无疑,这一秩序从未像事后看上去这般纯粹和完美。碎片化并不是一个新现象,它已经伴随全球化几十年了。自由贸易协定也有过失败,《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可能是最出名的例子。然而,如果双方愿意,也可以通过双边协议建立自由贸易。

人们在达沃斯渲染世界面临的碎片化威胁,这可以被理解为在呼吁华盛顿和北京,不要让世界贸易因为他们的地缘战略分歧而受到太多影响。特别是在亚洲,这个话题主导着很多政治和经济讨论。据世界贸易组织估计,全球贸易链持续受到干扰对较贫穷国家的经济打击要比对富裕国家大得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醒着我们全球化的有益成果:“经济一体化已经帮助数十亿人变得更富有、更健康和更有教养。自冷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规模几乎增加了两倍,近15亿人摆脱了极端贫困。这一和平与合作的红利不应被挥霍。”

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保护主义和对自由贸易的具体限制已经大大增加。但问题是,像新冠疫情这样的特殊事件是否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观察到:“自从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在商业演示和公司业绩中提到‘回流’、‘内包’和‘近岸外包’的情况几乎增至原来的10倍。”该组织指出:“风险在于,以经济或政治安全名义作出的政治决策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或被有意利用,以牺牲他人为代价,赚取自己的经济利益。”

虽然达沃斯的公开讨论很激烈,但在闭门会议上,来自商业界的众多与会者都确信,对华盛顿和北京来说,全球化受到严重损害的经济成本太大。因为没有一个国家是孤岛,也没有一个促进单个国家经济部门的保护主义方案能保证自给自足。将气候保护视为一项全球任务的人不能拒绝技术和知识的全球转让。就全球经济而言,它在未来也仍将交织互联。(编译/焦宇)

责编:李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