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文旅快评】

作者:董蓓

今年暑期,全国旅游市场复苏势头强劲,旅游人次和收入节节攀升。连日来,全国各地一些热门景区,总是能见到一群群着装整齐、肩背小书包的中小学生,在带队老师的组织下,满怀期待与兴奋踏上研学之旅。

自2016年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后,研学旅行被纳入中小学生的日常教学计划当中。数据显示,2019年研学旅行人数为480万人次,2021年达到494万人次,2022年突破600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研学旅行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

此前被疫情抑制的出游需求得以释放,今夏游客出行量激增,暑期有明显的出游潮。携程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研学游成为众多学生和家长的热门选择。2023年研学暑期订单量同比增长超30倍,7月订单量环比前两个月增长280%。从供给侧角度看,北京一地的研学产品数量是去年的1.8倍。

研学游一头连着课堂,一头连着广阔的自然与社会。旅行平台数据显示,目前最受欢迎的研学内容设计,以人工智能、科学探索、名校参访为主。以北京某旅行社推出的名校名企研学线路为例,学生们可以前往国内顶尖学府,与在校大学生面对面沟通交流;到知名企业智慧物流体验基地,实地参观自动化设备,感受科学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学生还可以亲自动手体验智能化操作流程。

不少家长认为,暑期让孩子跟随研学旅行线路参访名校、逛博物馆、体验非遗技艺等,能够让他们感受到真实的大学校园生活,接触多元文化,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旅行中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之旅并非单纯让孩子外出游玩,而是要在“万里路”中读好“万卷书”。他们不仅仅是观光者,更是文化交流的参与者和体验者。让学生们学到课堂上没有的知识,开拓学生的眼界,丰富对世界的认知,深度体验多元文化的魅力,才是研学游的要义所在。

面对暑期家长和孩子旺盛的出游需求,市场上一时涌现大量研学游项目和产品,难免产生货不对板、服务欠缺等问题,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体验落差”。部分研学课程设计不够科学,没能合理平衡“游”与“学”的比例,导致出现“游而不学”的情况。此外,一些进行学科类培训的机构也转战研学旅行,这让研学旅行活动设计趋向同质化。

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研学线路选择中,家长需审慎甄别,选择符合孩子个人特点和兴趣的研学项目。研学机构要更加注重产品设计,深入挖掘研学项目主题,科学设置“学”“游”活动时长;加强师资力量,配备优质研学游导师,让学生在“第二课堂”中能够“游有所学”,真正获得文化的滋养。政府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加快制定行业标准,让研学旅行发展更加规范、安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