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反腐风暴来袭。7月28日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视频会议”召开,此次集中整治明确指向针对医药领域生产、供应、销售、使用、报销等重点环节和“关键少数”,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掀起了医药行业的反腐风暴。

南都健闻记者注意到,作为医药企业龙头,今年8月初,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恒瑞医药”600276.SH)被一则传闻卷入此次医药反腐风暴中,股价出现短期波动。尽管恒瑞医药多次对外澄清,但关于恒瑞医药某地办事处被查的消息依然在发酵。


(资料图片)

对于此次传闻的真伪及最新进展,8月9日,恒瑞医药在回应南都健闻记者采访时再度重申,“传言不属实,公司及下属分子公司、及所有派驻机构没有该情形,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获得受理。”

实际上,医药行业历史上经历过大小多轮反腐。国内的大型制药企业和上市企业已数次提升过自身的合规标准。据年报,恒瑞医药根据市场形势和趋势,精简销售团队,优化销售结构,其销售费用从2020年的98.02亿元降至73.48亿元。

对于合规性建设上,恒瑞医药方面回应南都健闻记者,“公司多年来坚持守法合规经营,并且明确提出:合规是公司发展的生命线。新形势下,公司进一步强化合规管理责任,加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及事后严惩,有效识别、防范和处置各类合规风险,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新形势下,药企合规性要求升级

2023年以来,医药领域的反腐风暴愈演愈烈,已从医院端的管理层,蔓延至医药领域的企业。

德邦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上周医药大幅调整,位列所有行业倒数第一,主要受医疗反腐政策影响,目前有发酵态势。我们认为医疗反腐对行业中长期发展构成利好,但短期确实有一些不确定性。

实际上,近年来,在监管层面,医疗领域乱象治理不断。医药行业历史上经历过大小多轮反腐,国内的大型制药企业和上市企业已数次提升过自身的合规标准,将合规运营放在首要位置、形成了相对符合监管要求的销售管理系统。

作为龙头企业,恒瑞医药在年报中提到坚决严守合规底线,以高标准、严要求的姿态,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制度流程,全方位打造合规文化。

恒瑞医药在合规化打造重点方向如何,在内部监督及销售管理方面有何优化的举措?

对此,恒瑞医药方面回应南都健闻记者,“恒瑞医药多年来坚持守法合规经营。公司明确提出:合规是公司发展的生命线。2020年,公司成立合规管理委员会,下设合规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公司合规管理工作,指导、监督、考核公司各部门、分(子)公司合规管理工作。”

“公司出台了多项合规管理制度及文件;构建了全面覆盖、职责清晰、协同联动、有效执行的合规管理体系,明确业务部门负责人为合规管理第一责任人;营造了全面合规的文化氛围。新形势下,公司进一步强化合规管理责任,加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及事后严惩,有效识别、防范和处置各类合规风险,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恒瑞医药方面指出。

企业销售体系、销售费用为监管重点

在本轮反腐风暴中,医药企业的销售费用成为监管的重点。业内认为,随着监管趋严,整个医药环境将会面临全面的销售模式结构性的变化。

交银国际研报提到,短期内本轮反腐将打击、清退部分运营不合规的企业,但对合规较严格的龙头药企和械企来说影响有限;长期来看,这将进一步扭转医药行业重销售、轻学术的现状,减少不合理竞争,促使真正具有创新性的产品脱颖而出,利好创新药和创新器械行业的健康发展。

据恒瑞医药年报,早在2021年,公司便大力推进销售体系的改革,进一步降低销售运营成本,提升销售运营效率。随着销售体系的改革,恒瑞医药的相关费用支出也呈现下降趋势。结合财报,恒瑞医药的销售费用2020年至2022年分别为98.02亿元、93.83亿元、73.48亿元。

恒瑞医药在销售模式的改革上做了怎样的调整?随着此次反腐风暴卷入整个医药行业,公司在销售结构的调整是否会产生新的变化?

恒瑞医药则对此回应,公司近年来根据市场环境及政策方向的变化,不断优化公司治理和研发、市场策略。首先,公司精简销售机构,大幅裁减销售人员,进一步优化组织架构,强化扁平管理,提高组织效率,实现“降本增效”。

恒瑞医药进一步指出,积极参加国家药品集采和国家医保谈判,持续提升药物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让更多患者切实受益。2020年至今,公司共有22款产品中标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同时,公司共有11款产品通过医保谈判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其中包含卡瑞利珠单抗、瑞维鲁胺等多款抗肿瘤创新药。

“优化产品结构,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公司创新转型升级。”恒瑞医药方面称,近三年来公司累计研发投入175亿元,有氟唑帕利、海曲泊帕、达尔西利、恒格列净、瑞维鲁胺、阿得贝利单抗、瑞格列汀7款自研创新药,以及林普利塞、奥特康唑2款合作引进创新药获批上市。

反腐风暴开展,对创新药研发方向有何影响?

在业内看来,医疗反腐对行业中长期发展构成利好。从长期来看,除了在销售结构上促使企业变革外,在研发领域同样会产生影响和冲击。

西南医药杜向阳团队在直播中指出,随着反腐风暴的开展,在强监管、严监管的新常态下,对于医药企业未来在研发和销售领域都会产生一些深刻的影响。“比如未来企业可能会更加聚焦于临床创新方面,一些真正具有创新性的品种。”

从近三年的财报数据来看,2020年至2022年,恒瑞医药的营收逐渐下滑,分别为277.35亿元、259.06亿元、212.75亿元,直至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的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显示出发展拐点。

而反映在产品管线及战略的侧重点上,早在2018年,恒瑞医药从仿创结合阶段转型至全面创新的阶段,经过2020年起三年的集采压力调整,仿制药的集采压力逐渐减弱,创新药占比持续提升。

对于目前公司创新药板块的发展进程及所看好未来创新的方向,恒瑞医药予以回复,公司目前加速创新转型,2022 年公司营业收入212.75亿元,其中创新药销售收入81.16亿元,税前超86亿元,在国内医药企业中位居前列,2022年公司员工股权激励创新药收入目标已达成,2023年公司员工股权激励目标创新药收入为105亿元(目标增速约23%)。外界评价,这组数据展现了公司创新业务端的信心和决心。

在研发投入上,近十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292亿元,2022年累计研发投入63.4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29.83%。

研发策略方面,恒瑞医药方面指出,能够解决临床未获满足的需求,这是创新的核心价值。恒瑞的创新工作,主要是掌握三个字:第一个叫新,第二个叫快,第三个是特。所谓新,持续聚焦靶点前移,加强源头创新。目前申报及在研的产品覆盖前沿药物形式;所谓快,要提高效率,尽快地把产品推向市场;所谓特,坚持“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也就是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

围绕这一研发策略,恒瑞医药表示,“积极探索新领域,不断拓宽创新边界,持续丰富和进化研发管线,目前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研发管线布局:在肿瘤领域,恒瑞医药研发管线覆盖激酶抑制剂、抗体偶联药物(ADC)、肿瘤免疫、激素受体调控、DNA修复及表观遗传、支持治疗等广泛研究领域。聚焦优势领域精耕细作的同时,恒瑞医药在自身免疫疾病、疼痛管理、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眼科、核药等领域也进行了广泛布局。”

恒瑞医药方面回应,公司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仅今年上半年,就获批了三款创新药和三款新适应症药物领域含抗肿瘤、抗感染、代谢性疾病领域。目前公司获批创新药总数已达15款,还有8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260多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

采写:南都记者 伍月明 实习生 赵琳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