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静子

“青少年模式”将迎“加强版”!近日,国家网信办发布关于《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将全面升级“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推动模式覆盖范围由APP扩大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商店,实现软硬件三方联动,方便用户一键进入模式,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未成年人的利益。据《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91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6.8%,较2020年提升1.9个百分点,网络空间已成为亿万青少年共同的精神家园。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和网络内容,难免有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未成年人出现沉迷网络游戏、巨额打赏主播等不良行为,进而影响其健康成长。在这个层面看,立足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新形势新要求采取必要措施,无疑是非常关键的。

从国家网信办指导主要网络视频平台全面推行“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到持续部署开展“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再到如今“未成年人模式”构筑“三道防线”,不断升级的治理措施意在堵上原有防沉迷系统的漏洞,同时也表明了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决心。一项调查发现,设置过“青少年模式”的未成年人和家长均不到五成,有四成家长认为“青少年模式”效果不够明显,有一成未成年网民表示对“青少年模式”不满意,而对于此模式“形同虚设”的批评更是频繁见于报端。正因此,国家网信办适时推动这一模式的覆盖范围由应用程序扩大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商店,以进一步提升模式效能,通过软硬件联动共同守护“少年的你”。

模式升级重在实现功能优化。细究该指南,分龄原则贯穿“三道防线”始终,旨在指导相关主体为不同年龄阶段用户提供适合其身心发展的信息和服务;针对网络上不断涌现出的形形色色破解防沉迷方法,指南规定“移动智能终端应具备防绕过功能”;学习类应用程序出现网游乱象备受诟病,指南也已明确“在线教育网络产品和服务不得插入网络游戏链接,不得推送广告等与教学无关的信息”……相较仅针对应用程序的单方面防沉迷,有望出台的新规则更具有联动性、针对性,意在更好构筑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火墙”,从而进一步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引导其形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

“小屏幕”连着“大世界”。当前正值暑假,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问题更易高发。唯有筑牢网络安全“堤坝”、建好“未成年人模式”,才能更好发挥互联网积极作用,使网络空间的正能量更充沛,让孩子们以一方屏幕看见精彩世界。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