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进入2023年,特斯拉再度祭出了降价“大棒”,把新能源市场搅得风云突变。1月6日,特斯拉官方发布了降价通知,其中特斯拉Model 3最高降价3.6万元,入门价格降至22.99万元;Model Y最高降价4.8万元,入门价格降至25.99万元。这两款车型的售价均创造了上市以来的新低。


(相关资料图)

其实从去年10月份开始,特斯拉就对旗下的Model 3和Model Y车型进行了官降,最高降幅超过了3万元;随后在去年11月份,又以“保险补贴”的方式,进行优惠8000元;而12月份,又推出减免尾款6000元的优惠政策。

要知道,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以及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有不少车企已经宣布在2023年开始涨价,其中包含比亚迪、奇瑞新能源、大众、荣威、长安深蓝、哪吒、零跑等车企。而此次特斯拉再度反其道而行之,进行大幅降价,的确有些让人意外。

特斯拉为何再度大幅降价?

而对于此次特斯拉官降,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对外回应称:“特斯拉价格调整的背后,涵盖了无数工程创新,实质上是独一无二的成本控制之极佳定律:包括不限于整车集成设计、产线设计、供应链管理、甚至以毫秒级优化机械臂协同路线…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坚持以成本定价。”

一句话,就是特斯拉拥有出色的成本控制能力,随着成本的不断摊薄,再加上庞大的体量,特斯拉确实有继续打“价格战”的能力。此前业界对于特斯拉的降价也普遍认为,特斯拉试图通过降价,来实现销量的最大化增长。

其实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特斯拉全年交付量达到了131万辆,相比2021年增长了40%,但是依然没有完成全年增长50%的目标。要知道这还是在第四季度大幅降价促销,创纪录的交付405278辆的情况下,特斯拉如今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另外,特斯拉2022年全年产量为1369611辆,产量和交付量之间相差超5万辆。或许由于产大于销的原因,去年12月份,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就传出减产的消息,并开始了超过一周时间的停产休整。据官网显示,目前Model 3和Model Y的提车周期为1-4周,提车最快只需要7天,而此前提车动辄需要四五个月,特斯拉手中的订单已经被消耗殆尽。

另外从整体行业来看,不少新能源车企都保持着较高的增长趋势,有些车企更是实现了销量翻番。更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汽车在2022年的销量达到了186万辆,实现了对特斯拉反超。特斯拉的“光环”逐步减弱,无疑对其形成强烈的危机感。

而在资本市场,特斯拉也开始不被认可。根据数据统计,从2022年8月25日开始,特斯拉的股票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去年12月下跌超42%,全年特斯拉股价下跌近70%,市值蒸发超6700亿美元。虽然特斯拉仍以超3000亿美元的市值排在第一位,但持续的下跌显然会让投资者失去信心,而如今特斯拉再度大幅降价,想简单粗暴的提升销量成绩,无疑再度体现了其当前略显窘迫的市场处境。

特斯拉降价对市场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此次,Model 3和Model Y的大幅降价对于同级车型,确实能够形成不小的杀伤力。从Model 3所面对的主要竞争对手来看,诸如比亚迪海豹、小鹏P7、零跑C01、哪吒S、蔚来ET5甚至是长安深蓝SL03等,都将面临Model 3的降价冲击。尤其是比亚迪海豹当前的月销量已经突破了1.5万辆,并且终端依然需要排队提车,这样一来部分消费者或将转投Model 3的怀抱。

此外小鹏P7的压力同样明显,目前小鹏P7的起步价已经超过了Model 3,而此次特斯拉Model 3的降价势必将影响小鹏P7改款车型的定价策略。此外长安深蓝SL03在上个月的销量成功破万,但是如今随着Model 3的降价,其能否在1月份继续保持热销,也将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此外,Model Y降价的“杀伤面积”更广。如今Model Y在新能源SUV市场长期保持领先,月销量更是一度突破5万辆。25.99万元的入门价格,甚至要比问界M5 EV、埃安LX、唐EV的入门版售价还低。而蔚来ES6、小鹏G9、阿维塔11等中高端国产新能源SUV,都将遭遇较大的考验。相信只要产能跟得上,Model Y在今年还有希望刷新自己的销量纪录。

这样来看,特斯拉这波降价,对于蔚来、小鹏、问界AITO等一些热门造车新势力都将形成一定的压力,而对于二三线的新能源车企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更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特斯拉依然有一定的利润空间,而国内大部分车企依然在亏损中挣扎,未来特斯拉依然有进一步降价的可能,这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未来的竞争无疑将更加惨烈。

而对于未购车的消费者来说,特斯拉的降价无疑是喜闻乐见的,这或许将刺激更多车企的价格松动,从而用更低的价格获得自己喜爱的车型。不过对于刚刚提车的特斯拉车主来说,心情预计将跌落谷底,此前特斯拉就由于降价引发车主集体维权的事件。而如何平衡降价和购车用户的权益,也同样值得特斯拉深思。

(本文由文武车道新媒体工作室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文武车道,本文作者:和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