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8月7日电(赵丽婷 王玉)8月6日午休时分,大庆油田采油三厂第一作业区采油206队“柏云龙劳模创新工作室”里很热闹,“小柏,我记得你那有本《“283”技术革新法》,能借我看两天不?”“小柏,如果站内加热炉负荷分配不均,应该咋办?”员工们有的看书学习,有的交流探讨现场遇到的难题,学习气氛浓厚。

采油206队建队59年来,始终保持高标准的生产管理水平,这来源于这个队伍不断学习和创新,尤其在学习上,始终积极探索形式多样、机动灵活、贴近生产实际的培训新途径,补齐员工技术短板,培育人才成长沃土。2022年,206队员工培训率达100%,技能鉴定通过率100%。

因需施教,从“教啥学啥”到“学啥教啥”。为确保培训有的放矢,206队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制定满足员工需要的培训内容。他们深入井、站岗位调研,结合生产管理、安全环保、提质增效等具体工作,总结出5大类培训项目。确定培训教师,由队内有经验的老师傅或者技师人才做教师,根据员工需求编写教学课件,分门别类制订个性化培训计划。一切以员工需求为第一优先,用灵活的培训方式改变以往“大锅烩”的情况,让员工在有针对性的培训中真正获益。

送课到岗,从“你来上课”到“我去上课”。针对站上倒班员工时间不固定、岗位员工坐在教室学缺乏现场感等情况,206队开展“送课到岗”的培训方式,根据员工学习时间、学习需求等,将培训“送”到岗位。培训教师深入生产一线,现场讲解最贴近生产实际的知识技能,能提高员工学习时间和效率。在206队萨北15号转油站内,培训教师针对站内单侧停电等问题,详细为大家讲解解决步骤,从发现问题,到最后恢复生产,亲身示范一遍,员工按照老师讲解的思路和顺序,亲自模拟实训。集输工付歌高兴地说:“这种培训方式,比我们在岗位上辛辛苦苦摸索提高快多了,让我们亲自走一遍正确的流程,很有系统性,让我对以后这类情况的应急操作更有底气了。”

教学兼备,从“坐着学”到“走着学”。采油206队还借助队内“新时代基层党建示范阵地”资源优势,开办“红色教学”。定期带领员工参观阵地,为员工讲授油田主题活动、形势任务、生产管理等切合员工生产生活实际的相关知识,丰富的内容、灵活的方式、轻松的氛围得到了员工的认可和好评,为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助力夺油上产增添动力。(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