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市,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命运让他们的身体变得残缺,小小的心灵渴望知识,却无法走进课堂,他们被称为“折翼”的天使;同样,有这样一群富有爱心、甘于奉献的教师,他们坚持利用周六日、节假日送教上门,用爱和温暖为孩子们点亮希望之光,她们被称为“修补天使翅膀的工程师”……在我国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呼和浩特晚报记者用镜头聚焦特教送教群体,用快门“定格”送教上门的动人、温情瞬间。
【资料图】
通过摆放文具锻炼孩子手部精细动作
针对特殊少年儿童的教育问题,目前我市主要采取三种教学方式:一是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二是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三是针对孩子不能到学校读书的情况,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
教孩子学舞蹈
学生用拥抱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喜爱之情
送教上门一般由两到三名教师组成一队,根据送教学生的残疾程度,分层施教,因智施教,一人一案,一生一档,个性化地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开设的课程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课程、居家生活安全课程、生存综合课程、心理辅导、学科教学、运动康复课程、感觉统合训练课程等。
每一个点滴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鼓励
每一次送教,都需要教师有极强的爱心和耐心,以自己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丰富的表情充分感染学生的情绪,通过表扬、鼓励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树立“我能行”的信心,从而使他们不断地进步与提高。拉手、击掌、拥抱、碰脸颊……孩子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送教教师的喜爱之情。
用唇语教孩子练习发声
目前,全市共有送教教师217人(其中包括6所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教教师53人),接受上门送教的学生共166人。而这些镜头,只是我市开展送教工作的一个缩影。
迎接老师
“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平凡又艰辛,任重而道远。有爱无碍,一个都不能少!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保障特殊少年儿童拥有受教育的权利,把党和国家的温暖,把教育关怀送到特殊孩子的家中,为‘折翼’的天使插上飞翔的翅膀。”呼和浩特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特殊教育学科教研员龚志平老师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