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正在体验剪纸过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春节假期到处喜气洋洋,我市的科技场馆也迎来了人员流动高峰期。
大年初四,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举办了“大展宏‘兔’——兔年科普”系列活动,家长带着孩子纷纷来到博物馆,积极参与到春节寻兔、我是玉兔、兔兔赛跑、内蒙古兔兔大家族、玉兔捣药、夜宿博物馆等多项科普活动,大家一起迎新春、闹新春,共度文化年。
“福”字的写法有多少种?大朋友和小朋友们拿上彩笔,在馆方精心设计的长卷上写下“福”字,为新春祈福。
今年9岁的张雅萌正在聚精会神地用3D打印笔制作红灯笼,她说:“我每年都会参加博物馆举办的活动,我觉得很有趣,有许多小朋友陪我一起玩耍,还能学到知识,每次活动中学习到的内容更不容易忘记。比如挂灯笼就是中国年的传统习俗。”
每年的法定节假日,内蒙古自然博物馆都会以传统节日为题,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新颖的自然科普体验活动,引导公众在节假日走进文化场馆,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作为博物馆工作人员,郝琦说:“节假日举办活动,自然会牺牲休息时间,但节假日期间市民才更需要文化活动滋养。从前期策划到准备方案、购买材料、布置现场等等都需要提前准备,我们每个工作人员都力求每场活动丰富精彩,让所有来博物馆参与活动的人能够满载而归。”
大年初五,内蒙古科技馆实验室开展“玉兔迎春——创意糖画”主题活动,随着缕缕糖丝的飘洒,栩栩如生的糖画呈现在大家面前。
家长们握着孩子们的小手,将加热后的糖浆缓缓倒出,努力画出心中的糖画。浓浓糖浆味道让孩子们忍不住品尝,边玩边制作的过程充满欢乐。
“老师,我的糖画虽然做得不好看,但是我感觉非常有趣,有爸爸妈妈的陪伴,我心里感觉甜甜的。”小朋友激动地举着小手,和教糖画的老师讲着。
小朋友在妈妈陪伴下制作糖画
糖画是集民间工艺美术与美食于一体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被列为中国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活动中,科技辅导员图文并茂地讲解了糖画的起源和发展,讲述非遗传承故事,孩子们在体验过程中也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为了让小朋友能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知识,科技辅导员也是做足了功课,他说道:“传统文化的魅力往往需要我们走进其中去感受,春节的节日气氛浓郁,很适合引导和激发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糖画起源于哪里?白色的糖是如何变成枣红色的等等问题,我都提前准备,制作PPT,用孩子们最容易理解的语言讲解出来。”
大年初六,呼和浩特老牛儿童探索博物馆开馆了,小朋友们在新春主题活动区域,体验着办年货、剪窗花、做爆竹等春节传统活动。
7岁的陈程拿着剪刀正在认真剪纸,在妈妈的帮助下,又将自己的作品粘贴起来保存。陈程的母亲说:“听说今天开馆,我们就预约来体验,好多春节的场景都是全新的,可见工作人员春节假期也没有休息,为孩子们布置新场景真是太用心了。”
为了让孩子有良好体验,老牛儿童探索博物馆准备了许多相关道具。工作人员张洁也表示,我们特意布置了兔年场景,兔元素随处可见,“福”字、“春”字、对联、年画、挂灯等等,让孩子们一进场馆就能感受到新春气息,此外,红色的购物单,常见的年货模型,制作爆竹所用的火药、麻绳等道具都可以让孩子们亲自体验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