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不少“新冠谣言”也随之开始出现。那么这些“谣言”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对此,11月9日,记者联系到了我市疾控部门的工作人员,并对市民最为关注的谣言进行一一解答。

谣言一:新冠检测的采样拭子有毒。有流言说,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使用的棉签上沾有荧光剂等有毒致癌物质,会导致咽喉炎甚至癌症。

真相:采样拭子有毒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实际上,检测采样用的拭子本身不含有任何试剂,也无需含有试剂。采样拭子属于医疗器械,基本要求就是无毒无害。日常生活中的棉签原料为脱脂棉,采样拭子看起来与普通棉签类似,但顶端其实是植绒拭子。

谣言二:吃橙子、喝可乐会致抗原检测阳性。有流言说,做新冠抗原检测前不能吃橙子或者喝可乐,会改变口腔内的酸碱度,进而导致检测结果变成阳性。

真相:吃了酸性食物后能做抗原检测吗?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将可乐、橙汁等液体直接滴在抗原检测试剂盒上,不适宜的pH值会造成非特异性的假阳性结果。只要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将采集拭子与样本处理液混合后再进行检测,就不必担心酸性物质引起的检测假阳性了。

谣言三:飞絮能加速传播新冠病毒。有流言说,在空中飘扬的柳絮和新冠病毒感染者咳出来的飞沫接触之后,也能吸附新冠病毒,随着飘散加速感染健康人群。

真相:不会。在过去两年多的研究当中,没有发现飞絮可以吸附病毒。新冠病毒一般不会以游离病毒方式直接从一个感染者传染给健康人。新冠病毒通常以飞沫作为载体,吸附在微小的飞沫颗粒表面,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飞沫排出,病毒吸附在颗粒上随着飞沫排出。当健康人吸入了被病毒吸附的飞沫颗粒的时候,就被感染了。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