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在新华社区活跃着几支这样的小队伍,他们有唱红歌的队伍、有走时装秀的队伍、有练太极的队伍……他们是一群退休的叔叔阿姨,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参与社区各种活动,为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传递邻里感情、共建和谐社区作出不小的贡献。大家每天精神矍铄,脸上挂着热情洋溢的笑容,成为了社区一道独特的风景。这几支小队伍,组合起来叫新华社区晚晴艺术团。

据了解,2008年10月,新华社区晚晴艺术团刚成立,成员不足10人。为了让越来越多的老人走出家门,新华社区鼓励辖区老年文艺爱好者一起唱唱跳跳,一起聊聊互相感兴趣的话题,增进老年人之间的互动和感情,并每天为居民开设广场舞学习班,于是到了第二年,有几个舞蹈爱好者组成了舞蹈队,有喜欢打太极拳的人又成立了太极拳队。“到了第5个年头, 我们的队员已经增加到40多人。有人会吹葫芦丝,有人教,有人学,于是成立了葫芦丝队。有人会吹口琴,也有人想学,口琴队也成立了起来。看见有人走时装秀很美、打腰鼓很时尚,有现成的老师,时装队、腰鼓队也相继拉起了队伍。爱好乐器的人,又在一起成立了乐队。到现在,我们团队常参加表演的人数已有120多人。刚开始我们每周活动两次,有时三次。后来人多了,队伍也多了,两次三次时间不够用了,我们就把周一到周日上下午都安排了各队有序的活动,每个队排练半天。”晚晴艺术团的团长李兵说。

虽然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炫目的灯光,没有精致的演出服,但社区的老年队员个个神采奕奕、热情饱满。呼和浩特晚报记者采访的时候,看到阿姨们随着音乐的节奏,迈着轻快的舞步,整齐的动作,不同的队形变换有序。在为邻里们带去欢乐的同时,他们也传递着构建和谐社区的理念,只要社区有需要,他们每个人都会积极响应参与活动。

今年75岁的李兵介绍,社区各类艺术团存在的意义就是为社区服务,让居民感到开心。不少退休居民纷纷表示,自己加入社区艺术团,既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丰富了退休后的生活,愉悦心情,促进邻里感情。

“我们艺术团除了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类活动外,还组织开展了社区公益演出、去养老院演出等。队员们还化身为志愿者,在社区开展义务劳动,如拔草、捡拾垃圾、铲除小广告……希望我们新华社区晚晴艺术团能吹动社区文明之风,为社区带来正能量,为居民带来快乐。”李兵说。(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贾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