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主,我有少许平安符,只送有缘人。”近日,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岭分局小返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报警人称中涧河镇东坪村有一尼姑“化缘”。谁家院门开着,这尼姑便进去询问是否需要平安符、观音像,若有人收下,就会以家人恐遭血光之灾为由,收钱做法、消灾解难。

看尼姑有模有样,民警要求对方摘下帽子,女子当场现了原形,既未剃度,又拿不出皈依证,是个假尼姑!此人姓王,安徽人,7月7日在太原站附近花了40元购置尼姑服、平安符等物品,走街串巷骗取钱财。直到被抓,王某得手122元,其行为已构成使用虚假身份招摇撞骗。由于情节轻微,民警对王某进行批评教育,依法对其处以行政罚款200元,同时,将追回的非法获利返还受害人。

僧道能否化缘?


【资料图】

佛教认为能布施斋僧的人,即与佛门有缘,僧人以募化乞食广结善缘,故称化缘。中国佛教自新中国成立以后,已经不再游方化缘,而是纳入统一管理,以自养为主,不允许僧尼外出化缘。

宗教教职人员只能在宗教活动场所接受捐赠。《宗教事务条例》第41条规定,非宗教团体、非宗教院校、非宗教活动场所、非指定的临时活动地点不得组织、举行宗教活动,不得接受宗教性的捐赠。换言之,如果在公共场合、家中遇到僧、道、尼向你化缘,无论其身份真假,都已违反法规。

假化缘,真行骗

近年来,不乏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中老年人的善心,以“化缘”、转运势、求平安的名义诈骗钱财,不仅让老百姓蒙受损失,还损坏了宗教界形象。

常见借宗教名义诈骗形式表现为:

1.自称某寺院高僧,见人就要结佛缘,免费赠送佛像或护身符后吹嘘“开光更灵”,索要钱财。

2.假借举办庙会或大型法会的名义,广发假请柬骗取钱财。

3.假借某某法师的名义,替人消灾、帮人看相或看风水,骗取钱财。

按照《宗教事务条例》规定,假冒宗教教职人员进行宗教活动的,由宗教事务部门责令停止活动;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普通人如何辨别出家人身份?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平凡大众要擦亮慧眼,巧识骗局。

1.听其言,观其行。谨记出家僧尼一般都在寺院常住或挂单,不在社会上乞食、化缘、推销、算命。凡在非宗教活动场所化缘敛财的均为假。

2. 看出家证明。每一位正式出家的僧尼、道士均有身份证明,戒牒、宗教教职人员证、身份证。人证对应,绑定唯一备案编号。

戒牒,写明出自何寺庙,师从哪位大师,在哪剃度出家等信息,盖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议会的钢印。戒牒为8位编号,前4位为受戒年份,如20082321。

宗教教职人员证,由省、市宗教团体颁发的,经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的宗教教职人员资格证,一般盖有省、市佛道教协会的印章。备案号12位编号,如370113100008。

3.在线查询,一看便知。为推动宗教教务公开、规范教职人员认定管理,截至目前,佛教(含藏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教职人员信息查询系统均已上线,我们打开手机即可查询。方法是: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基础信息查询系统——宗教教职人员信息查询——选择宗教类别,手机短信验证后进行查询。

(案例来源:并州之剑龙城110、太原晚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