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出品


(资料图)

企业动态:

华虹半导体正式登陆科创板

华虹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虹半导体”)于2023年8月7日正式以“688347”为股票代码在科创板挂牌上市。华虹半导体通过本次科创板募集212.03亿元,这在使其成为今年至今A股最大IPO的同时,亦成为继中芯国际(532.30亿元)和百济神州(221.60亿元)后科创板历史上的第三大IPO。

大叶工业IPO终止

8月4日,因宁波大叶园林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宁波大叶园林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叶工业”)专注于农林园艺灌溉及喷洒工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通过国外DIY超市、百货超市以及各类品牌商、贸易商销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惠科股份IPO终止

2023年8月2日,惠科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文件,深交所决定终止对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惠科股份有限公司(“惠科股份”)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显示领域的科技公司,主营业务为研发与制造半导体显示面板等核心显示器件及智能显示终端。

昆腾微IPO终止

2023年7月24日,昆腾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文件,深交所决定终止对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昆腾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昆腾微”)采用行业常用的Fabless经营模式,主营业务为模拟集成电路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音频SoC芯片和信号链芯片,应用领域包括消费电子、通信、工业控制等。

企业舆情:

艾森股份IPO:收入增速放缓 募投项目遭质疑

曾于2020年筹划在科创板发行上市的江苏艾森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艾森股份”),时隔两年后于2022年10月披露招股书,正式启动科创板IPO。然而,该公司尚处IPO审核阶段,其募投项目之一却已经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引发市场关注。

艾森股份报告期内电镀液及配套试剂中多款产品均存在超量生产情况。如祛毛刺液的批复产能为480吨,2020年及2021年,公司该产品的产能分别达到705.62吨、880.52万吨,远超其批复产能;直至2022年,该产品产能降至418.36吨,在批复产能范围之内。报告期内,除油剂、去氧化剂、电镀液等主要产品的产能一直超过批复产能。

艾森股份此次IPO拟募集资金71076.83万元,用于年产12000吨半导体专用材料项目、集成电路材料测试中心项目、补充流动资金三个项目。具体来看,公司于2020年筹划在科创板发行上市,2020年9月3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上市相关议案并确定南通艾森“年产12000吨半导体专用材料项目”为公司该次发行上市的募投项目,后因上市计划推迟,2022年6月召开董事会确认将两年前的项目继续作为本次发行上市的募投项目。截至目前,该项目累计投入约1.6亿元,拟将对2020年9月董事会审议之后的资金投入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项目所在的南通新厂尚未完成环保和安全的验收。(来源:经济参考报)

芜湖城建赴港IPO:上市前突击分红超6亿元 相关工地曾发生两起事故致2人死亡

日前,芜湖城建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主板挂牌上市,东方证券国际为独家保荐人。资料显示,成立于2015年的芜湖城建,是由原芜湖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分离改革而来,主要从事市政工程及运维服务。受益股东背景,芜湖城建的营收实现稳步增长,不过,毛利率持续下滑至8.9%。此外,今年前4月,芜湖城建单一大客户贡献的营收超60%,其业务独立性也遭外界质疑。

2020-2022年及2022年1-4月,公司毛利率分别为33.0%、18.7%、9.4%和 8.9%。其中,工程建设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16.1%、8.5%、6.6%和6.1%,运维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50.5%、46.5%、28.0%和31.6%。虽然运维业务的毛利率相对较高,但其取得的收入在总收益中的占比出现大幅下降,由2020年的49.1%直线下滑至2023年1-4月的10.8%。同期,工程建设在总收益中的占比大幅攀升,由50.4%增长至88.8%。2022年及2023年1-4月,芜湖城建派付股息分别为5.37亿元和0.90亿元,合计达6.27亿元,这一数额甚至高于2020-2022年的净利润之和。在此前的2020-2021年,芜湖城建的分红均为0。截至招股书披露日,芜湖城建的控股股东为安徽中江,持有其45%的股权,而安徽中江则由芜湖市国资委全资拥有。照此计算,安徽中江仅分红就拿走2.82亿元。

今年6月,公司承担建设的一个工业园建筑工地发生一起事故,并致1人死亡。据调查,该工人在高空作业时没有系好安全绳,导致在搬运建筑材料时不慎从距离地面12麦克尔的敞开天窗坠落。目前,上述事故仍在接受相关部门的调查。此外,2021年5月10日,芜湖城建负责的绿化带建筑工地也发生一起事故,并导致1人死亡。根据法院的判决,芜湖城建因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需承担次要责任,向其家属赔偿15万元;还有一宗工伤事故,芜湖城建通过向受害者赔偿,与其和解。(来源:中国网财经)

壹健康IPO两次借壳失败,“绿瘦骗局”屡曝不止

“绿瘦”品牌母公司,广东壹健康健康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壹健康”)却摇身一变,以“数字化健康管理”为名头,在中金公司及农银国际的保荐下赴香港上市。企查查显示,截止目前,壹健康作为被告的司法案件共83起,其中买卖合同纠纷56起,绝大部分原告为个人消费者。靠着众多肥胖人士对瘦身的追求,壹健康赚得盆满钵满。2020年-2022年,壹健康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52亿元、17.96亿元、24.23亿元。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壹健康的毛利率分别达到67.3%、70.3%、72.5%。

不过,壹健康的净利润却奇低,报告期各期分别为1.88亿元、-1842.3万元、1.12亿元,净利率仅分别为9.16%、-1.03%、4.62%。并且其中还有一部分来自于政府补助。报告期内,壹健康收到的政府补助分别为948.9万元、603.2万元、1148.5万元。净利润低的原因主要是营销费用过高,报告期各期分别达到9.18亿元、10.44亿元、14.01亿元,三年总计33.63亿元。其中仅“互联网流量采购开支”一项,就占到总销售费用的近七成。不难发现,壹健康的销售主要靠“买量”驱动。

2015年12月31日,新中基(现名为中基健康:000972.SZ)发布了一份重组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购买广东绿瘦100%的股权,标的资产交易价格暂定为15亿元,彼时广东绿瘦合并报表口径账面净资产为2358.62万元,评估增值率为6284.07%,也就是说本次交易溢价接近63倍。并且,就在半个月前的2015年12月14日,广东绿瘦曾被康泰健康增资3001万元购得50%股权,不出意外,此次交易引起了市场的一片哗然,深交所也发出了问询函,连发十一问质疑其中的合理性。随后该重组方案不了了之。2020年5月18日,棒杰股份(002634.SZ)发布公告称,拟向优创投资、皮涛涛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绿瘦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壹健康曾用名,以下简称“绿瘦集团”)的100%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然而再次尝试借壳依旧失败,2020年5月29日,棒杰股份公告称,由于交易各方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就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核心条款达成一致,终止此次重大资产重组。2021年2月2日,绿瘦集团与爱建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并在广东证监局备案,但此次上市尝试又是无疾而终。(来源:洞察IPO)

永臻股份IPO:客户天合光能低价入股后,销售回款率骤降

7月26日,历经近4个月等待后,上交所披露了对永臻股份的首轮审核问询意见,在这份长达360多页的回复中,永臻股份遭遇上交所19灵魂拷问,而此番回复,永臻股份也有不少新问题。招股书显示,永臻股份成立于2016年,主要从事绿色能源结构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应用,主要产品包括光伏边框产品、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BIPV)、光伏支架结构件。站在光伏风口,永臻股份业绩在IPO之前涨势惊人,特别是近三年,得益于光伏产业大发展,其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超过90%,而这与永臻股份大客户加持和战略投资人背景深厚不无关系。在业绩发展迅猛、快速扩张同时,永臻股份多名大客户"低价"入股,而大客户天合光能在低价入股后销售回款率骤降,三年时间下降了46.73个百分点。

招股书显示,2021年8月,汪献利以13.08元/注册资本将所持5.63%股权转让给天合投资、晶澳太阳能、苏州阿特斯,低于同期增资价格(2021年7月为15.69元/注册资本、2021年12月为17.98元/股),而天合投资、阿特斯投资是天合光能、阿特斯全资控股公司,天合光能、阿特斯以及晶澳科技,均位列公司的前五大客户,2022年,这三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合计71%。

客户低价入股自然引发了监管关注,上交所在问询中要求永臻股份说明,客户入股价格低于同期增资价格的原因、定价依据及公允性,是否存在关于采购、销售和业绩等相关约定或特殊安排,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及潜在利益安排。对此,永臻股份解释称,2020年末就与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阿特斯三名客户进行融资商谈,2021年初基本谈妥,按照整体估值16亿元,以合计交易对价9,000万元(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阿特斯交易对价分别为5,000万元、2,000万元、2,000万元)取得5.625%股权,其后因客户入股主体选择、内部决策流程较长、投资主办人员离职等原因,入股流程相对较长,直至2021年8月才完成,因此低于同期增资价格。

不过颇为奇怪的是, 2015年、2016年,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就分别陆续与永臻股份开展了合作,应该说互相比较熟稔了,那么长达八个月的决策流程似乎有些过长了,情理上令人难以理解。更令人疑惑的是,就在客户天合光能入股后,其销售回款率由2020年的130.41%骤降至2021年的93.74%,下滑了36.67个百分点,到了2022年进一步下滑至83.68%,三年时间直接降了46.73个百分点。此外,为了能提前回款,永臻股份还给了客户晶澳科技现金折扣,由此提高了其对晶澳科技的销售回款率,2022年达到105.32%。(来源:慧炬财经)

恒业微晶股东系供应商,关联客户销售千万,存零人供应商和数人客户

8月4日回复了问询的上海恒业微晶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恒业微晶)拟在创业板上市,保荐机构为民生证券。拟投入募集资金8亿元用于恒业新型分子筛项目。证监会2023年1月6日公布2023年第一批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查抽签情况,恒业微晶为入列企业之一。

恒业微晶原材料包括原粉、锂源(碳酸锂、氢氧化锂)、基础化学原料(氢氧化钠、硅酸钠、氢氧化铝等)、粘结剂(棒土)等。报告期各期内,直接材料占公司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分别为73.83%、77.12%及76.47%。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分别为7,560.55万元、1.473亿元及1.389亿元,占比分别为58.03%、51.17%及65.73%。上海逢沪贸易有限公司为公司2021年第五大供应商,公司向向其采购金额为1998.07万元。此供应商成立于2021年4月14日,2021年社保缴纳人数为0人。

报告期内,恒业微晶的直接客户涵盖德国林德集团(LindeGroup)、法国液化空气集团(AirLiquide)、美国空气产品公司(AirProducts)等国际三大工业气体公司,以及格雷斯Grace(分子筛行业)、巴斯夫(化工行业)、丹佛斯Danfoss(制冷行业)、美敦力Medtronic(医疗器械行业)、瑞士Airnov(医药包装行业)等下游相关行业的全球领先企业;国内客户包括杭氧股份、鱼跃医疗、盈德集团、宝武钢铁集团等下游行业龙头企业。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分别为9,559.57万元、1.362亿元及1.787亿元,占比分别为42.97%、31.59%、43.47%。其中,上海酉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为恒业微晶2020年第二大客户,公司向其销售金额为1623.17万元,此客户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戴联平妹妹戴韵控制的公司。

此外,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益志科技持有公司100万股,持股比例1.58%。益志科技为公司2022年第一大客户,公司向其销售收入为4231.41万元,占当期收入比例为10.29%。上海民仓科技有限公司为公司2022年第二大客户,公司向其销售收入为4153.09万元。查公开资料显示,此客户成立于2020年3月9日,2020年-2022年社保缴纳人数分别为0人、2人和3人。陕西宇辰时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公司2022年第五大客户,公司向其销售收入为2739.12万元,查公开资料此客户2022年社保缴纳人数为2人。(来源:权衡财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