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近期医药行业反腐力度持续提升影响,今日港股医药板块再度重挫。截至发稿,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近6%,远超上周3.69%的累计跌幅。

板块方面,细分行业再度出现集体重挫,其中药品及医药外包板块跌幅均在4%以上。

自7月底医药领域掀起反腐“风暴”以来,市场对医药类上市公司的预期便始终处于巨大的不确定性中。


(资料图)

消息面上,在本轮医药反腐压力下,医药行业内如“学术推广”活动延期、销售团队解散等情形屡见不鲜。

而进入8月后,广东省卫健委等13部门发布《关于调整广东省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联席机制成员单位及职责分工的通知》。

随后浙江、海南、湖北等多省陆续跟进发布政策,要求集中整治地方医药领域腐败乱象。

短期来看,医药反腐“余震”影响未知,情绪恐慌已经成为了市场对医药行业最为主要的担忧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短期情绪影响下,市场也开始出现“无差别”的抛售行情。

药品零售龙头国药控股(01099.HK)身为央企,也出现了大幅跳水行情,截至发稿跌近16%。短期市场情绪的“崩溃”尽显。

然而目前市场机构的主流观点,依旧认为医药反腐的利空影响集中于短期,长期来看将更有利于行业发展。

上海证券医药团队在8月6日发布的报告中称,严监管有望减少不合理竞争,促使真正有价值的品种脱颖 而出,有利于行业中长期健康发展。

上海证券认为,在疫情后诊疗需求复苏的背景下,合规性较强,研发费用较高,销售费用较低,产品刚需或临床价值高的公司有望保持高增长。

东吴证券分析师则在8月6日的分析中指出,从短期看,由于医药板块刚性需求,总量不会改变,但结构将有明显变化,对高性价比集采药品、疗效确切的创新药品相对利好。

东吴证券还表示,中期层面利于医药行业销售费用率下降、净利润率提升,利于真创新公司脱颖而出。从医药配置角度看,选择真创新、竞争格局好的标的,也可以选择医疗服务、CXO及药店等远离“反腐”领域的标的避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