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玉婷


(资料图片)

年轻时懵懂无知,以为洗面奶清洁能力越强越好,用过不少毛孔深层清洁控油还带磨砂的那种,非要把脸上的“油”洗到一滴不剩。

长大后才发现,现在的皮肤敏感、毛孔粗大、水油不平衡等种种“面子”问题,或许都是自己亲手“作”出来的一部血泪史。

市面上的洗面奶越出越多,如何挑选一款温和、安心的洗面奶?《消费者报道》测评了14款洗面奶,快来看看测试结果吧。

测试品牌

测试指标

甲基异噻咪唑酮(MIT)、甲基氯异噻咪唑酮(CMIT)、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羟苯丁酯、甲醛

【此前,我们已经发布了14款洗面奶的主观试用情况,详情请戳:14款洗面奶测评:11款偏碱性,贵妇级洗面奶口碑遭“滑铁卢”】

5款检出高致敏防腐剂MIT、CMIT

防腐剂因其致敏性等因素成为消费者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甲基异噻唑啉酮(MIT)、甲基氯异噻唑啉酮(CMIT)。市场上这类防腐剂经常按照3:1的比例联合使用,称之为“卡松”。所以,甲基异噻唑啉酮的使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独使用,而另一种是加入卡松的形式,即MIT/CMIT的复合物。

一般的防腐剂只对真菌或者某几类细菌有杀灭效果,因MIT属于广谱杀菌剂,对所有的微生物都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加上价格低廉,添加量低,容易配伍等特点,MIT在化妆品行业一度成为“香饽饽”。

但随着对MIT研究的深入,发现MIT引起过敏的临床案例大量增加。

欧洲化妆品个人护理用品协会对MIT的临床、毒理和化妆品警戒数据进行了全面审查,并在2014 年,根据对现有数据及研究结果的评估,认为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使用含MIT的驻留类化妆品和接触性过敏、过敏性接触皮炎有关联。

欧盟现已禁止在驻留类产品中使用MIT,在冲洗类产品中,MIT、MIT/CMIT混合物的添加浓度都不能高于0.0015%(15mg/kg)。

在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规定,MIT的最大添加浓度为0.01%(100mg/kg),MIT/CMIT混合物的限量为0.0015%(15mg/kg)。

检测结果显示,5款洗面奶检出MIT(和CMIT),MIT的含量在0.334mg/kg~3.5mg/kg,CMIT的含量在0.262mg/kg~8.13mg/kg,两种防腐剂含量均在标准范围内。

其中安妍科、妮维雅仅检出MIT,大宝、溪木源、悦木之源同时检出MIT、CMIT,说明这三款是以卡松形式添加到产品中。

从数据看,MIT、CMIT使用量最高的均为大宝,分别为3.5mg/kg、8.13mg/kg,MIT/CMIT混合物含量达到11.63mg/kg,临近最低标准线(15mg/kg)。

化妆品的标签是指粘贴或印在化妆品销售包装上的文字、数字、符号、图案和置于盒内的说明书,起着向消费者传达产品信息的作用,是制造商对产品质量的承诺。根据《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及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的规定,化妆品需要进行全成分标识。

在此次测试中,安妍科检出MIT(2.99mg/kg),溪木源检出MIT(1.5mg/kg)、CMIT(0.262mg/kg),2款在包装上均未标注含有甲基异噻唑啉酮、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出现了标签与成分不相符的情况。

△安妍科Elta MD氨基酸泡沫洁面乳成分表

△溪木源山茶花沁透舒缓洁面泡沫成分表

溪木源向本刊展示了同批次产品的检测报告,甲基异噻咪唑酮、甲基氯异噻咪唑酮的检测结果显示均为“未检出”。

就溪木源山茶花沁透舒缓洁面泡沫检出标签未标示的防腐剂,溪木源提到:“根据国家标准《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GB 5296.3-2008),化妆品销售包装的可视面上应真实地标注化妆品全部成分的名称。化妆品成分是指生产过程中有目的地添加到产品配方中,并在最终产品中起到一定作用的成分。为了保证化妆品原料质量而在原料中添加的微量稳定剂、防腐剂、抗氧剂等成分,虽然在产品配方中应当进行填报,但不属于化妆品成分的范畴,可以不在产品标签上进行标注。而溪木源山茶花沁透舒缓洁面泡沫的备案时间为2020年04月23日,符合国家对于化妆品销售包装可视面上的标注指引。”

针对这种情况,凡可生物技术(广州)有限公司研发总监、资深化妆品配方师彭冠杰认为,按照以前的法规,一些原料本身添加的抗氧化剂、防腐剂等微量成分可不作标示。他还表示,“目前过渡期比较模糊,不过部分公司的资料,在升级的时候,把以前没写出来的成分,也逐渐完整写出来了”。

本刊还咨询了负责本次检测的工程师,她表示,“检出含量这么高不排除有人为添加的可能,因为原料带入应该是很微量的,甚至低于检出限,况且工厂一般也会对原料进行把关。”

值得一提的是,只要在国家规定的使用浓度以下,如使用含有MIT、CMIT的产品没有不良反应,就不用担心。不过,对于敏感肌以及眼部和唇部肌肤,还是尽量避免使用含有此类防腐剂的产品。

相宜本草、瑷尔博士检出尼泊金酯类防腐剂

作为“争议性成分”出现的,往往还有尼泊金酯类防腐剂。

尼泊金酯类是一组对羟基苯甲酸的酯化物,在护肤品中用作防腐剂,最常见的有羟苯甲酯、乙酯、丙酯和丁酯。

自1920年以来,尼泊金酯类就一直应用于防腐,因其在低浓度下就能有效抗菌。

一般认为,按照甲、乙、丙、丁的顺序,排位越靠前,风险越小。在国家允许的浓度下,短链尼泊金酯(羟苯甲酯、羟苯乙酯)要比长链尼泊金酯(羟苯丙酯、羟苯丁酯)更安全。

由于尼泊金酯类防腐剂能被皮肤吸收,所以目前对尼泊金酯类防腐剂使用的安全性有一定争议。有研究表明,化妆品中过量使用尼泊金酯可能导致接触性皮炎。另外,尼泊金酯还具有类雌激素作用,长期接触可能会干扰机体正常的内分泌水平。

2014年,欧盟法规已明确禁止将羟苯丙酯、羟苯丁酯及其盐类用于3岁以下婴幼儿尿布区的驻留类产品中。

2014年,欧盟化妆品法规EC 1223/2009规定,长链酯类如羟苯丙酯及其盐类、羟苯丁酯及其盐类单独使用时的浓度由0.4%减少到0.14%,与其他允许使用的尼泊金酯一起混合使用时总浓度不得超过0.8%,短链酯类如甲酯、乙酯单独使用浓度维持0.4%不变。

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中对尼泊金酯也有限量要求,单一酯最高用量为0.4%,混合酯最高用量为0.8%,羟苯丙酯及其盐类、羟苯丁酯及其盐类分别单独使用时浓度限量0.14%。

检测结果显示,相宜本草、瑷尔博士两款检出尼泊金酯类防腐剂,均属于风险相对较低的短链尼泊金酯。其中相宜本草检出羟苯甲酯1100mg/kg,瑷尔博士检出羟苯甲酯3.84mg/kg和羟苯乙酯6.08mg/kg。

值得一提的是,瑷尔博士、无印良品、碧柔实际检出的防腐剂成分与标签不一致。

瑷尔博士并未在包装上标示尼泊金酯类防腐剂,却检出了该类防腐剂中的两种,这对于仅从标签获知关键信息的“成分党”或许会产生误导。

△瑷尔博士Dr.Alva氨基酸精研净透洁颜蜜成分表

无印良品、碧柔标称使用了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和羟苯丁酯,检测结果显示“未检出”上述防腐剂的一种或几种,有两种可能:

1.完全不含有该防腐剂;

2.该防腐剂含量低于检出限。

△无印良品MUJI柔和洁面泡沫成分表

△(花王)碧柔洁面泡泡(保湿型)成分表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那么无印良品、碧柔这两款产品则与宣称标示有出入。如果是第二种情况,过低的防腐剂含量是否仍能发挥相应的防腐效果,有待考证。

碧柔所属上海花王有限公司回复本刊:“该产品中标注的‘4-羟基苯甲酸甲酯’‘4-羟基苯甲酸乙酯’‘4-羟基苯甲酸丙酯’‘4-羟基苯甲酸甲丁酯’这四种成分,为其他原料带入,并非在配方设计中主动添加,故其含量极低。此四种成分并非起到支撑本配方体系防腐效果的作用。”

截止本刊发稿前,瑷尔博士、无印良品未对实际检出的防腐剂成分与标签不一致的情况作出回复。

御泥坊、自然堂检出甲醛

谈醛色变已是近年来的一种普遍现象。

但是,甲醛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消费者仍是知之甚少,化妆品中怎么会有甲醛呢?这些甲醛又是从何而来?

化妆品中的甲醛主要来源于配方中使用了甲醛缓释类防腐剂,如DMDM乙内酰脲等,这类甲醛缓释体可以在化妆品的存储和使用过程中持续而缓慢地释放出游离甲醛,形成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的环境,相当于是一种超低浓度的福尔马林防腐配方。

除了是公认的致癌物,甲醛还是欧盟化妆品安全性评价委员会(SCCS)认定的皮肤致敏剂。当化妆品中含有微量游离甲醛时,致癌风险较低,但相关研究表明对部分人群仍有产生致敏反应的可能。

尽管“安全问题”的舆论风向给品牌带来了压力,但仍然会有部分继续沿用这类防腐成分。本刊列出了化妆品中常见的几种甲醛释放体类防腐剂:

我国对化妆品中作为防腐剂的甲醛有严格限制,要求总量不超过0.2%,且禁用于喷雾产品。此外,当成品中游离甲醛浓度超过0.05%时,必须在产品标签上标印“含甲醛”。通过以上措施,降低化妆品中甲醛对人体的健康影响。

欧盟则于2021年10月修订了关于化妆品中甲醛释放剂标签的规定,为进一步保护对甲醛敏感的消费者,此次修订将甲醛释放剂的标签规定由原本的浓度0.05%降低至0.001%。即要求甲醛浓度超过0.001%,所有含有甲醛或甲醛释放物质的成品必须贴上警告标签“含甲醛”。

此次测评的14款洗面奶中,仅有自然堂、御泥坊宣称使用了甲醛释放体类防腐剂DMDM乙内酰脲。

检测结果显示,御泥坊、自然堂2款检出了微量甲醛,分别为0.0308%、0.0414%,未超出国标限量0.2%。

如果你是正常肤质,可以放心选购市面上符合法规要求的化妆品。如果你已明确对甲醛过敏,或者属于敏感肤质,本刊建议选择不含甲醛以及甲醛释放体类防腐剂的化妆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