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财经讯 2月4日,凤凰网财经与东北证券联合发起的“2023(首届)长白山高峰论坛”举办,本次峰会主题为“展望2023-后疫情时代春暖花开 ”,重点从政策、投资、房地产、能源、旅游等领域展望未来投资机会,把握时代脉络。
从左到右依次为:主持人、中国东星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兰世立、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峰会设置了以“后疫情时代的文化旅游创新”为主题的跨界谈话,中国东星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兰世立、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就促销费、推进旅游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度对话。
老百姓的消费不需要刺激,需要稳定性
2022年,经济发展备受考验,特别是疫情之下的餐饮、旅游等消费行业受限严重。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733亿元,比上年下降0.2%。多重压力下,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促销费措施,稳住了国内的消费市场。随着防控政策进一步优化,2023年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促进销费、激活国内消费潜力?
付鹏表示,居民的消费不需要刺激,如果对于远端的预期收入是稳定的,那么居民的消费行为就会是自发的。
他以疫情放开后的滑雪度假为例,称疫情后的滑雪度假区以家庭游为主,并且出现一房难求的情况,以往高收入人群、高净值用户人群占比多的情况没有出现。
由此他认为,只要摆脱了疫情这种不确定性的东西,先让自己缓冲一下,不管是收入好坏、就业有无,大家在春节期间还是非常乐意去平复心理的,“你只要给他一个稳定的环境,让他有这样的一个预期,有钱的有有钱的消费方法,没钱的有没钱的消费方法,但是都会有线性的消费产生。”
与付鹏“消费不需要政府刺激”的观点不同,兰世立认为,消费不用政府刺激,但需要企业来刺激,需要产品来刺激。比如长白山度假区,如果没有这个度假区的建设,就没有这个消费,大家就不可能到这里滑雪,我们也不可能到这里开会,这个消费就不存在。
“更重要的是要打动大家的好的服务、好的产品,我觉得他会吸引每一个人。所以旅游还是用市场化行为刺激,而不是用消费券,政府政策这是没有意义的。”兰世立说。
我国旅游业还停留在20年前,产品缺乏升级和整合
作为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旅游业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2022年全年,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纾困政策,从推动产业创新,到加大金融支持,多措并举助力旅游业复苏。
但兰世立认为国内旅游业的问题是“没一个好的旅游企业,没一个好的旅游产品”。他指出目前国内更多的是“旅行”,而不是“旅游”,他以长白山旅游为例,解读了中国当前旅游业的困境。
兰世立称,“比如大家到长白山来,都去携程,去哪儿订个机票、订个酒店就来了,他没有专业的导游,没有专业的旅游产品,没有整体的策划。为什么现在携程已经垄断了中国出行的这些旅游资源,一直想做旅游产品,但是他二十年来努力的结果还是个机票加酒店?这个不是旅游产品,这只是一个出行的服务。”
对此,付鹏表示认同。他称,当下中国的旅游还停留在20年前,旅游的“游”没体现出来,它的产品没有升级,也没有整合。
他进一步称,尤其这两年,冰雪经济打开以后,东三省的资源非常好,非常优质,但是没有整合好。比如来东北旅游,当时的感觉就是逛农村,但是你会发现两边有逻辑上的问题,“当地人可能认为你们来东北就想大花袄子大棉裤,然后铁锅炖大鹅,可能他认为你需要,但实际上你会发现你并不一定想要。这就导致我们说的旅游产品和用户之间并不匹配。”
除了缺乏资源整合,付鹏认为制约东北冰雪经济发展的因素还包括“缺人”。他补充道,东北的旅游产品依然落后,“很大一个因素我认为(是)缺人,能创造这种创新性的年轻人并不会回来就这块蛋糕做一些事情,所以导致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越缺年轻人越没有想法(来),越没有想法(来)越没有年轻人,然后这就是周而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