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炎夏,备受瞩目的第十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召开,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500名各界代表同声相应、以心共鸣。
第十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新领军者村”。(新华社记者刘惟真摄)
(相关资料图)
2007年9月,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举行。自此,这一盛会成为世界经济的“瞭望塔”之一。
嘉宾在互动空间聆听分享。(新华社记者刘惟真摄)
这几日,第十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三大“关键词”让记者感触尤深:
其一是“信心”。论坛期间,主办方组织了多场“媒体与全球创新者和科技先锋对话”。记者在与10余位海外企业家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嘉宾十分看好中国经济前景,也对中国市场怀有强烈兴趣。
美国一家初创公司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表示,中国拥有技术、人才,中国市场极具吸引力。“我们此次参会的目标就是在这里寻找合作伙伴,了解政府、投资者、生产商等,帮助企业进行营销和布局。”
其二是“创新”。在会展中心二楼两侧,能看到部分“未来感”十足的科技成果及应用场景。走廊一侧的天开高教科创园展区内展示了神工脑机助行系统等,科幻电影中的情节仿若“走进现实”;另一侧则能看到天津港集团展出的微缩版“智慧零碳”码头,智慧运转的自动化岸桥、往来穿梭的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吸引了不少参会者的目光。
一位海外嘉宾在天津港展区操作体验。(新华社记者刘惟真摄)
技术发展与变革趋势是此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热点话题之一。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晓岚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关键转型阶段,创新和现代化将是中国经济下一波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迅速形成更强大的‘预见能力’。”天津卓朗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坤宇展望道,未来企业和政府需密切合作,建立更加精准公平的产业调控政策,促使制造业可持续增长。
其三是“交融”。文化艺术是友谊的桥梁、共通的语言。会展中心一楼的文化展示区,年画、面塑等展台前时常聚集着各地嘉宾;“新领军者村”的休息区内,既摆放着茉莉花茶、绿茶等茶叶,也可提供英式早餐茶、咖啡等饮品。
文化之夜现场的文艺表演。(新华社记者赵子硕摄)
27日晚间举行的文化之夜活动更提供了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当晚,戏曲演员在厅内搭建的“方亭”登台亮相;而与此相应,小提琴家与室内乐团也奏响了维瓦尔第创作的名曲。流淌的音符与悠扬的唱腔,共同谱写了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动人心弦的“交响篇章”。
在中国,夏日正是荷花盛放的时节,“方亭”四周的水塘内也点缀着朵朵清荷。“荷”同“合”音,相信无论是相聚津沽抑或远隔山海,珠联璧合、通力合作必将成为未来世界发展的主旋律与最强音。(记者刘惟真)
责编:张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