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1日),北京市统计局继续发布《数说京津冀协同发展九年成效系列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城市副中心所在的通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3.4亿元,是2013年的2.1倍。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两翼齐飞。京津冀地区正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交通一体化正从蓝图变成现实。
一核疏解,紧抓协同发展“牛鼻子”
(相关资料图)
北京坚持减量发展,扎实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2017年以来累计疏解提质一般制造业2093家,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640个,23家市属高校、医疗卫生资源向城六区外布局。利用疏解空间着力提升百姓生活服务水平,累计建设提升1168个老年餐桌、6285个便民网点,利用拆违腾退土地实施留白增绿近9000公顷。
两翼齐飞,打造区域联动“桥头堡”
北京城市副中心蓬勃发展。2022年,城市副中心所在的通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3.4亿元,是2013年的2.1倍。围绕科技创新、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等主导功能,大力发展与之相匹配的重点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61.7%,较2013年提升11.9个百分点。城市建设生机勃发,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保持千亿量级,超级工程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施工如火如荼,城市绿心三大建筑——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工程拔地而起。持续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构建普惠民生服务体系。教育、医疗、文化资源不断向城市副中心聚集,北京学校、人大附中等名校陆续入驻,北京友谊医院、人民医院等三甲综合医院逐步落户,运河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投入使用。加快推动央企二三级企业、市属国企及跨国企业总部等优质资源搬迁入驻,首批搬迁的6家市属国企总部全部开工建设。
雄安新区城市框架全面拉开。雄安新区建设从“规划先行”到“雏形显现”,“四纵三横”高速公路和对外干线公路网全面建成。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突破,首批标志性疏解项目有序推进,3家央企总部开工建设,中国矿产资源集团、4所高校和2家医院选址落位,央企设立各类分支机构140多家,首个央企产业集群中国中铁入驻雄安新区。生态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白洋淀“华北之肾”功能加快恢复。全面落实“雄才计划”吸引人才,截至2022年底,共为6000余人发放雄才卡,引进15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教育、医疗、科技等重点领域,柔性引进专家顾问等高层次人才近300名。
三圈联动,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
京津冀地区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以下简称“首都圈”),优化资源配置,提升首都功能,加快建设世界级城市群。2022年上半年,首都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6万亿元,占京津冀地区的四成,通勤圈、功能圈和产业圈占首都圈的比重分别为9.9%、37.6%和52.5%。首都圈产业结构为4.7∶39.9∶55.4,通勤圈三产占比最高,达67.7%,产业圈二产占有较高比重,为45%。
四领域率先突破,引领协同跑出“加速度”
交通一体化正从蓝图变成现实。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形成,截至2022年末,京津冀区域营运性铁路总里程达10848公里,较2014年末增长38.3%;北京至6个毗邻区域全部实现1小时内通达,与300公里范围内的主要中心城市“津石保唐”均实现高铁1—1.5小时快速联系。高速公路总里程10585.5公里,较2014年末增长32.6%,38条公交线路实现跨省常态化运营,服务17个县市,日均客运量约27万人次。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22年三地PM2.5平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降幅均在60%以上;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均动态达到国家“十四五”目标要求,全面消除劣V类断面;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高,北京密云水库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天津海河河北区段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提名案例、河北秦皇岛湾北戴河段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产业要素有序流动。2022年,天津吸引京、冀投资额1989.4亿元,占全部引进内资的53.8%,2017年以来累计8731.9亿元;河北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4395个,2014年以来累计转入4.39万个,其中近八成为北京转入,廊坊、石家庄和保定承接北京转入基本单位最多。
公共服务加快共享。区域内5000余家三级和二级定点医疗机构纳入互认范围,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普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京津冀异地就医实现“同城化”。先后推出四批179项事项名称、办理标准、申请材料、办理时间相统一的“同事同标”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通过学校联盟、结对帮扶等多种方式开展跨区域教育合作,北京景山学校、北京潞河中学、北京八中等学校在津冀多地建设分校。(总台记者 纪乐乐 邵薇 于晶晶)
责编:刘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