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后的九层神庙木刻。图片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提供
尼泊尔工匠修补九层神庙上的木构件。图片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提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修复后的九层神庙建筑群(东北角)。图片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提供
站在尼泊尔加德满都巴桑塔布尔塔的最高层,可见远处大朵的白云飘浮在绵延的山脊上,山巅的斯瓦扬布纳特寺看去十分清晰。往下望去,小贩们在杜巴广场上热闹地摆着摊,身穿雪白校服的小学生从胡同里跑出来嬉闹。一阵清风吹过,屋檐上的风铃清脆叮咚。
杜巴广场与其他六组历史遗迹和建筑群共同构成加德满都谷地文化遗产,它们是尼泊尔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巴桑塔布尔塔高约32米,被称作“九层神庙”。2015年4月25日,当地遭遇8.1级强烈地震,整个九层神庙建筑群震损严重,神庙上部三层完全倒塌。尼泊尔政府向中国政府提出援助请求后,中方立即派遣专家团队赴尼开展相关修复工作。经过中国“文物医生”数年努力,九层神庙建筑群本体维修任务圆满完成,项目已于2022年12月通过中期验收,尼泊尔文化瑰宝重焕生机。
神庙建筑群损毁严重
九层神庙建筑群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约5600平方米,始建于公元17至18世纪,是尼泊尔唯一以佛塔形式居住使用的宫殿建筑。庭院四角各建一塔,砖墙承重,木构披檐,木雕门窗十分精致。尤其是用于支撑披檐或屋顶的斜撑上刻满各式印度教神像,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在地震发生半年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援助尼泊尔工作队首次前往当地进行可行性调研。当时的杜巴广场布满残垣断壁,破损构件散落一地,废墟中依稀可见精美的木刻神像。亲历地震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伴随巨大的轰鸣,烟尘四起,我们眼睁睁看着九层神庙上部三层塌落到院子里,心痛不已。”
中国工作队在勘察时,发现包括西南角塔七至九层、东北角塔六层在内,大约550平方米的局部建筑完全倒塌;东南角塔整体向主干道方向歪闪,最大倾斜量为170毫米,险情严重;80%的墙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和开裂,万余件木构件散落损坏。同时,建筑还出现了基础沉降、排水不畅等问题。
2017年8月,由中国政府援助、河北省文物与古建筑保护研究院担任管理单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整体修复任务的“援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修复项目”在中国国家文物局指导下正式开工。这是中国在尼泊尔开展的首个大规模文物援外项目。
震后修复“急难险重”
九层神庙建筑群的震后修复,可以用“急难险重”四个字来概括。“急”在于每场暴雨都会造成新的破坏,只有尽最大可能加快修复进程,才能将暴雨天气对建筑的损伤降到最低;“难”在于整体建筑震损严重,勘察阶段很难了解内部残损状况,“伤情”往往要在修复过程中发现;“险”在于东南角塔向主干道方向倾斜严重,摇摇欲坠,随时有倒塌风险;“重”则在于九层神庙建筑群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宗教内涵,在尼泊尔人民心目中地位崇高,工作队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
排险支护刻不容缓。工作队首先对墙体支撑加固,减轻墙身荷载;降低危险后,再对屋面和漏渗水的地方做临时防水层,并在罗汉院内院与建筑外圈分别搭设内、外脚手架,相互勾连形成整体防护网架,不仅对部分建筑部位进行排险防护,也为下一步工程实施做好充分准备。尼方希望,在修复工程中九层神庙建筑群的庭院继续开放,工作队也尽可能在保障游客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考虑到项目修复现场空间有限且游客众多,我们在2.5公里外的尼泊尔国家博物馆院内开辟“第二工作现场”,用于构件分拣、记录和角塔预安装。这个过程说起来容易,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却超出想象。工作队将万余件木构件一一清理、标号,耗时几个月。同时,我们广泛收集相关历史文献、图纸、照片等资料,邀请尼方专家及工匠对散落构件仔细甄别、比对,凡能满足结构安全使用的构件均按原位恢复,并作为缺失构件补配的参考依据。预安装过程如同高难度拼图,要反复寻找、搭配缺失构件的各个部分,直至严丝合缝。最难的是位于楼层交界处的雕刻,构件数量多且层层咬合,每个衔接点都需格外耐心细致。完成坍塌部位预安装后,我们将所有构件再次拆散、编号,运输至九层神庙修复现场进行正式安装。
文化遗产国际合作的典范
文物维修保护讲究“一事一议”。在海外工作,我们面对的是未接触过的文物建筑形式、结构和做法,修复过程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作为典型的纽瓦丽建筑,九层神庙建筑群将尼泊尔传统砖石工艺、木刻工艺发挥到极高水平。建筑群的花窗、斜撑与檐柱上雕刻的无数神祇、动物和吉祥图案各具含义。
为更好体现九层神庙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工作队聘请尼泊尔木雕世家的工匠们修复构件。他们将几十支大小、粗细不一的刻刀使用得出神入化。修复斜撑时,需要先根据留存部分绘制残损处图纸,再照图雕刻。一个巴掌大小的龙木雕,需要一名熟练工匠精心雕琢七八天才能完成。从檐柱上小至1厘米的裂缝到花窗上震损的雕像,工作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请当地师傅尽力修补。
“修复老旧构件费时费力,何不换一件新的?那些存在自然磨损的地方,何不趁机‘焕然一新’?”修复工程中,尼方伙伴曾经问过这样的问题。中国工作队认为,文物建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老构件的使用比例上。替换新构件自然容易,却损失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据统计,项目合计重做补配雕刻构件3700余件,约占全部构件的15%,老旧构件利用率达到85%。我们所做的不是让文物建筑“返老还童”,而是最大限度保护其原有信息。
在文物建筑的结构补强方面,维修队同样下了一番功夫。九层神庙建筑群使用的是一种名为“娑罗木”的硬质木材,我们深入研究了建筑群的用材特性、结构特点,经过反复试验,最终确定采用隐蔽、可逆的钢绳索链接方式对文物建筑薄弱节点进行加固,实现建筑整体抗震补强。这种整体补强结合软性链接的保护措施,体现了文物修复中“最小干预”和“可逆”原则,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中国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努力赢得了尼方朋友和国际同行的肯定。尼泊尔总统班达里说,九层神庙修复项目“将尼泊尔古老宗教艺术与中国现代修复技术相结合”,中国团队对文物采取的保护性修缮值得学习。尼泊尔考古局局长高塔姆称赞修复项目保护了建筑群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感谢中国政府和中国专家为尼泊尔震后文化遗产修复所做的巨大贡献,中方工作效率高、质量好,九层神庙保护修复项目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的典范。希望文化遗产成为友谊的桥梁,未来尼中在文物保护领域展开更多合作”。
如今,修复后的九层神庙建筑群迎接着越来越多的各国游客。让文物建筑的历史信息跨越时间长河不断传承,让文明交流互鉴深化各国人民友谊,这正是中国文物工作者走出国门、保护世界遗产的意义所在。
(作者袁濛茜为援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修复项目工作队队员)
《人民日报》(2023年01月31日17版)
责编:秦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