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聪记越南风味小吃店 受访者供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0多年前,几百名华侨从9个国家归来,落户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常泰街道。归侨们用双手盖起毛坯房,建起盛极一时的华侨塑料厂。华塑社区因此得名。
1978年,大批越南华侨离开越南,22.4万人回到中国大陆。其中,数千人在华塑社区落户。
归国华侨 融入社区
头顶白色尖顶的斗笠,肩挑晃晃悠悠的竹筐,三五成群的孩子……这是泉州华塑社区给人的第一印象。自归侨们踏上华塑土地那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就与这里紧密相连。
聪记越南风味小吃店店主梁君玉就是当年大批归侨中的一员。回忆起这段历史,她说:“1978年随父母回国时,我才5岁。我们在越南的生计以农业为主。回国后,政府建好房屋,将印尼归侨、越南归侨妥善安置在华塑社区。3层、4层的楼房简直是‘豪宅’。父母被分配到当时的华侨塑料厂工作,加入到生产‘白鸽牌’泡沫塑料拖鞋的行列中。”
5岁的梁君玉很快融入了当地生活。而对于父母来说,语言成为主要障碍。梁君玉祖籍广西,父亲说粤语,母亲说客家话,泉州当地居民则说闽南语。初来乍到,陌生的语言环境让梁君玉一家心中更添几分紧张与不安。
好在华塑社区里,一半以上的居民都是归侨,和梁君玉家在越南同村的就有好几户。几年下来,梁君玉觉得邻里之间如同家人一般亲切。
和梁君玉一起归国的,还有家里的亲戚朋友。他们被安置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省份。梁君玉回忆:“当时,我们走得很急,东西基本都留在了越南。我们祖上几代人都生活在越南,如果没有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话,父母每年都会回越南扫墓。”
传承手艺 守护记忆
20世纪90年代,辉煌一时的华侨塑料厂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21世纪初,华侨塑料厂正式停工。梁君玉表示:“华侨塑料厂淡出了人们视野,但归侨们凭着拼搏奋斗精神,用汗水谱写出新篇章。”
华侨塑料厂停工后,工人们为了贴补家用,开始制作贩售东南亚小吃。从临时商铺到固定门面,华塑社区里逐渐出现了几条商业街。印尼粽、印尼烤肉、椰丝糕、芭蕉卷、越式肠粉、咖喱姜黄饭……渐渐地,华塑社区成了远近闻名的“小东南亚”,不少人慕名前来。
2008年,梁君玉在华塑社区街角开始了她的早餐铺生意。最初,店里主打卷粉,粉皮光泽透明,薄如蝉翼。后来,客人越来越多,产品种类也相应地逐渐增加。晶莹剔透的越南卷粉、软糯顺滑的手工粿条、汤底浓郁的米粉米线、冰爽可口的越南咖啡……每天早上6点,店里就挤满了寻味而来的各方食客。梁君玉说:“父母此前一直在做越南小吃。小时候,我就在家里帮忙,现在做起来,得心应手。”
“酒香不怕巷子深。”聪记小吃在一栋老旧楼房旁搭盖了简易小棚,生意火爆。梁君玉表示:“我们从早上6点半营业至12点半,一早上能卖出两三百条卷粉。有些客人甚至从浙江、上海等地出发,前来探店。前几天,就有个客人在我们快打烊时过来。当时,店里只剩冰咖啡和糯米卷,他没能吃到心心念念的越南卷粉。”
归侨们以自己的手艺留住海外饮食记忆,不仅自己做,也希望让下一代将美味传承。
梁君玉说:“社区里一名印尼归侨奶奶做了一辈子的印尼糕点。决定歇业退休后,她将赖以维生的糕点手艺倾囊传授于我,还送给我很多糕点模具,我非常感激她。如今,千层糕、椰丝糕、彩虹糕都是我店内的热门产品。”
社区拆迁 开启新篇
不过,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霜,华塑社区大部分房屋处于危房状态。它们扛不住台风,甚至无力抵挡一场瓢泼大雨。去年底,华塑社区居民收到征收告知书,准备拆迁征收。
聪记越南风味小吃店在街角开了14年,如果不是这一纸拆迁公告,梁君玉不会另迁新址。“我在华塑社区住了45年,对这里感情深厚。在这里开早餐店,来来往往都是熟人。楼上楼下的邻居见了面,打个招呼,唠个嗑儿,像一家人一样亲切。现在社区面临拆迁,不少东南亚风味老店选择就此歇业,具有‘小东南亚’之称的华塑社区也将成为一代泉州人的记忆。”梁君玉说。
华塑社区拆迁顺利进行,看着从前充满烟火气息的华塑社区逐渐空旷,梁君玉感慨万千。梁君玉的邻居是一名60多岁的阿姨,很早就搬离了华塑社区。梁君玉说:“有一天,我特意去阿姨的新家看望她,她很激动,也很开心。她的女儿嫁到了市里,一个星期才回来一趟。我抽空去陪陪她,两人一起叙旧,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
得知拆迁消息后,梁君玉便开始寻找新店铺,准备“搬家”。如今,聪记越南风味小吃店搬到了华塑社区附近。梁君玉表示:“大部分老顾客都是华塑社区的居民,有的客人从小吃我做的卷粉长大。如今眼看着,他们都快结婚生子了。我十分热爱我的小吃事业,也很幸运得到了客人们的喜爱。我会坚持下去。”
因危旧房而征迁的华塑社区,浓缩着一代归侨的创业史,也成为泉州的一段宝贵历史记忆。另迁新址后,聪记越南风味小吃店生意依旧火爆。如梁君玉一般的归国华侨们,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正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杨 宁 李汶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12月28日 第 06 版)
责编:张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