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这个话题,怎么找到一个靠谱的咨询师。
这是一个蛮复杂的问题,因为心理咨询师在我们国家没有一个严格、规范的认证和评价系统,而且,说实话,“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本身都带有很大问题,我愿将现代的心理咨询师称为“工业革命后现代化下的中世纪牧师”。呵呵。
(资料图)
但是,确实,人类的心理问题复杂多端,现在鉴于国内的同胞心理健康水准又低得堪忧,“心理咨询”这个职业确实在市场上有它可行的必然性,只是,我来跟你说说怎么避坑。
首先,不要对心理咨询师抱有幻想。就像中世纪的农妇寄希望于牧师,盼望着能通过牧师来链接到上帝以此来除去自己的所有苦难一样,现在的人们,往往也寄希望于所谓的“心理咨询师”,希望他们能够除去自己所有的内心之苦。
但这是不可能的,这个想法彻底打消掉!
好了,接下来我给你讲讲靠谱的:
中国的心理咨询乱象丛生,妖魔鬼怪横行霸道,本想寻求心理咨询协助的广大“来访者们”,往往有时候问题得不到解决也就算了,反而还有可能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浪费大量的时间、金钱,更有甚者,在咨询过程中还要受到再次伤害。
这一点都没夸张,这些年来,我见过的来访者,因为迷信心理咨询、觉得通过咨询能够解决“问题”,从而把大量的时间金钱用在做心理咨询上,有一些来访者是全国跑了个遍,有一些来访者是负债借钱去做心理咨询,最后的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屁结果都没有。
所以这是我说的第一件事:不要迷信心理咨询。
其次,在你确定要做心理咨询的基础上,我可以告诉您,心理咨询是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使得来访者得到某些成长上的帮助、提升看待问题的角度和眼光,等等。这些都是有益处的。
那么,如果你已经破除了对心理咨询的迷信,我可以给你接下来的建议了:
在中国,你能够找得到的心理咨询师一般分为三个“帮派”:江湖派、体制派、爱心派。
“江湖派”,是指市面上那些独立或者挂靠心理咨询机构来执业的咨询师。这类的咨询师,属于在市场上野蛮生长,其中有优秀不错的好人,但也有危险糟糕的坏人。
“体制派”,一般指有正式编制、在体制系统内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一般有高校的心理师、医院体制内的心理师。技术不说,这一类的咨询师如果你能联系到,价格不会昂贵。当然,如果这位咨询师单独出来挣钱的话,那另当别论。但高校和医院的咨询师资源,并不是谁都有资格可享受的。
“爱心派”,我指的是社会上各种公益援助类的心理咨询,他们的特点是免费,或者价格极低。
江湖派的心理咨询一般是商业行为、由市场决定;体制派的心理咨询属于教育和医疗性质,主要受所在系统(高校、医院)制约;爱心派就不用说了,用爱发电,丘比特说了算。
但无论哪的咨询师,咨询的基本伦理还是要遵守的。(比如,不能和来访者发生多重关系,不能对来访者的基本隐私进行泄露等等)
现在社会上大多数的心理咨询服务,都属于第一类,也就是“江湖派”。江湖派的名字没有贬义,江湖派的咨询师,大多数都是在社会上历练摸爬了很久,其本质便是立足于市场,为了盈利而存在。所以在咨询的设置和服务上,基本还是做得很好的。
但江湖派的缺点,就是贵。心理咨询动辄一小时几百成千,不是哪个普通家庭都能随便承担起的。
并且如果要找一个江湖派的咨询师的话,建议还是找一些大平台、大机构来选择。在国内的话,比如说简单心理、壹心理,算是做的时间比较长、相对来说靠点谱的,当然还有其他的平台,大家可以去搜搜,我就不举例子了。
另外,现在自媒体时代,很多心理咨询师打个人IP,在网络上做营销,或许不用挂靠哪个机构就可以找到客户。如果你在自媒体平台上寻找咨询师的话,可信度比在既定、已知的平台上去找,要低。
再说说“体制派”吧。由于国内的具体现状,医院和学校里的心理咨询需求量和来访量是非常巨大的,但是能够提供咨询服务的咨询师资源数量有限。而且医院和高校的设置,往往很难让一个人连续地享受到一段时间的完整服务。这个是弊端。
第三类是“爱心派”,很多公益活动会由一些组织发起,这类咨询一般是免费的,或者价格较低,普通的来访者也能够承担起。
它的弊处在于,资源有限,公益咨询是好的,但是不能指靠公益咨询去解决国内巨大的心理咨询需求。而且,一些打着公益咨询旗号的机构营销行为,其本质就是为了卖后面的长期咨询,“公益”,只是一种引流的噱头和手段。这种“公益”,想必来访者真正受益的可能性很小。
而且,一些“爱心派”的咨询师,往往是咨询经验并不丰富的新手,他们愿意拿公益咨询来“练练手”。不过,这也无可厚非。
总结一下,江湖派的咨询师收费贵,但是大多有保障。体制派和爱心派的咨询师数量少,虽然费用低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享受到这样的服务。找咨询师,如果不差钱,那就尽情去找江湖派吧;如果确实无法负担昂贵的心理咨询费用,那就可以想办法去利用利用体制派和爱心派的资源,尤其一些城市开设了心理咨询能够纳入医保的医疗政策,如果能用到医保,将会减轻一大笔负担。
但是,还是那句话,资源是有限的。
这篇文章本来打算多写点东西,但是时间已经不早了,最后再只谈一下如何匹配、认识一位咨询师的方法吧。
除去上面的经济、资源因素,在选择具体的心理咨询师上,可以这么说,咨询师的专业背景和咨询水平占三分之一,咨询师的人品和个人特质占三分之一,你们之间的匹配程度也占三分之一。
咨询师的专业背景就比较简单了,可以看看他(她)是哪里毕业的,本科或者硕士都读的什么专业,受过哪些专业的心理技术培训,咨询师是哪个流派为主的,他(她)做过多少案例,从业时间多久了,等等。
一般来说,中国的心理咨询师,能够或者说正在执业的,至少有一半以上本科或硕士读的都不是心理学专业,而是后来自己从其他地方学习、积累的,如果说咨询师在全日制学校毕业的专业不是心理相关,那么就要仔细了解一下咨询师从其他地方、途径是否学习了足够的心理相关知识、内容,有没有参加专业培训,资质如何,如果说咨询师虽然不是心理本专业毕业,但是自己在其他正规地方积累了足够量的心理知识、技能,那么也是可以考虑的。
相反,如果是心理专业毕业的,但是却没有在具体的心理咨询技术、流派上有额外、持续的进修和学习,那么也很难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做心理咨询不是光看学历,咨询师个人要具备很多东西,才可以胜任这份职业。
学历、专业考量完了,看一看咨询师的从业年限,从业时间在3年以上,咨询小时数在300-400小时以上的咨询师,算是一个准入的小门槛,在这个门槛上的咨询师,基本已经过了新手、小白的阶段,而随着咨询阅历的加深、咨询经验的累积,咨询师在咨询室当中的能力肯定是相应的正比例增加。但,不是绝对的。
有些做了几千小时个案的咨询师,或许不一定适合你,而他的水平也未必高。因为心理咨询不光要看经验的累积,也要看咨询师在自己人生方面成长的程度和深度。
所以说,咨询师的资质,包括专业、年限、咨询经验等等,这些只是考量的标准之一。
其次,咨询师的人格和个人特质,也占三分之一。
有些个案小时数已经超过五六千小时,在这方面积累了足够长的经验的咨询师,但在人生的其他方面,其个人的待人接物、生活管理上,却是一塌糊涂,这样的咨询师能找吗?不能。
数千小时的工作经验只能说明一位咨询师的职业阅历,但并不能完全说明她的心理咨询能力。假设有一位新手咨询师,咨询经验没有那么丰富,但是其人生高度、内心深度以及他(她)对人性和人类精神心理现象问题的理解足够敏锐和深刻,那么这样一位咨询师,其能力是高于前面那位的。
咨询师个人走过的心路,往往是比专业更为难得的东西。
当然,不要因噎废食,这并不等于任何一个有足够阅历的人,都能当咨询师。
翻开心理咨询的教科书,告诉人们心理咨询师要“不带有自己的主观偏好”、“保持自我的价值观与立场中立”,这,其实很可笑。
当然,作为咨询师来讲,要让个人的喜好不去干涉来访者的选择,例如,一位不信宗教的咨询师是不能随便下结论给一位基督徒来访者说上帝是没有的。类似这样的比喻。
但是,真能做到客观、中立吗?能做到客观、中立的话,我们还谈论咨询师的个人品质干什么?要论客观中立、不掺杂个人感情的话,那AI机器人比哪一位心理咨询师都做得更好,那为什么还需要找“人”来做咨询呢?
只要是人,他的个人特质就难免掺到咨询过程中来。你找今天的一位心理咨询师,还是找曾经的释迦牟尼、孔子、老子、苏格拉底,让他们来做心理咨询,其个人特质也是一样会影响到整个咨询过程。
所以,“价值观和立场中立”这句话,确实该改一下了。
不过这又涉及到复杂的咨询流派理论取向的问题,说起来又复杂了,不再谈。
最后,你和咨询师的双方匹配问题。
你要找一位咨询师,就要认真去感受对面的这个人,这个人是不是你喜欢的,你和这位咨询师待在一起是不是舒服,答案只在你的感受里。
如果来访者去寻找一位咨询师,咨询师的背景足够专业、经验足够丰富、简历介绍足够好看,但是你和他(她)待在一起就是觉得哪哪不太舒服,他(她)不是让你感觉很好的那个人,这个时候,你就不要迷信专业了,老老实实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感觉,是比抽象的理论更精准的测量仪。
如果一位咨询师,你在和他(她)接触的时候,由内到外的感觉都很好、很舒服,而这位咨询师虽然看起来履历没有那么丰富,经验也不是特别的资深,但是,往往,这才是最适合你的咨询师。
他(她)需要适合你,并不是你适应他(她)。
最后总结一下:寻找一位合适的咨询师,感觉很重要。你与一位可能在未来的日子里将在一段特殊的关系里一起同行、共处很长时间,一起解决、共同面对一些很复杂的事情,你的很多隐私秘密,心中的创伤,苦与累、爱与恨,都要告诉他(她),让他(她)知道,在你信任他(她)的同时,他(她)还能够一针见血、一丝不苟、一尘不染的慰藉你、支持你,给你力量,给你温暖,而且不欺骗你、伤害你,不让你觉得所托非人的这样一个人,在你第一次与他(她)接触的时候,任何的概念上的分辨、判断、推理其实都不能够知道他(她)是不是就是你要找的人,这个判断的标准,往往很玄幻,就在你内心的感受里。
简单说,就是你和这个咨询师待在一起,是不是舒服。
关于心理咨询到底能做什么、有没有用的问题,留在以后有机会再谈吧!本篇文章到此结束,希望每一位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人,都能够从中成长获益,而不是最终黯然离去。
"若吾辈之笔墨得君心,不妨转而分享,四海之内,真伪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