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胡文柳
编辑 / 杨洁
(资料图片)
医美巨头华熙生物,痛失了“瘦脸针”生意。
8月1日,华熙生物发布公告表示,其全资子公司钜朗有限公司已向韩国公司Medytox Inc.(简称“Medytox”)发送了律师函,要求终止、撤销、解除二者之间围绕肉毒素达成的合作协议及其他相关协议。
公开资料显示,韩国生物制药公司Medytox(美得妥)的主要产品包括肉毒素产品、玻尿酸填充剂、医疗器材和处方药,2015年其与华熙生物曾共同成立合资公司。而一旦双方合作破裂,华熙生物或将丧失Medytox的肉毒素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代理权,这也意味着它可能暂时缺失在国内肉毒素市场的布局。
在医美赛道上,肉毒素的商业前景很被资本看好,多家国内医药公司争相代理国外的肉毒素产品,竞争激烈。而华熙生物作为国内最早布局肉毒素行业的企业之一,此番为什么要主动放弃与Medytox的合作?
(图/视觉中国)
7年布局肉毒素“野心”落空
Medytox和华熙生物的合作,需要追溯到7年前。
华熙生物靠着“明星产品”玻尿酸,利润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被市场称为“玻尿酸大王”。拥有充足资金的华熙生物,在2015年左右,开始寻找合适的投资并购项目,期望最大程度地整合尖端的生物医疗产品。
当时,在医美市场上,肉毒素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和玻尿酸不相上下。在功能上,肉毒素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可以用来瘦脸,消除动态皱纹,所以也俗称为“瘦脸针”。有医美专业人士认为,如果把肉毒素与埋线、玻尿酸等医美项目联合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面部提升效果。
在此背景下,华熙生物也开始选择布局肉毒素领域。彼时,摆在它面前的合作对象不只有Medytox一家,还有韩国Jetema、韩国Hugel以及美国Eirion Therapeutics等。
但华熙生物选择将目光瞄准了Medytox。Medytox是全球第四家成功研发生产肉毒素的公司,其生产的肉毒素于2006年上市后,短短几年内就已成为韩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肉毒素品牌,旗下拥有包括Neuronox(Meditoxin)、Innotox、Coretox三款肉毒素产品。
2015年5月,华熙生物与Medytox签署合资协议,在香港注册成立合资公司华熙美得妥,用以在国内开发、拓展及销售Medytox生产的特定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以及其他医疗美容产品。
对于这场跨国合作,华熙生物曾寄予厚望。“这是华熙生物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当时,华熙生物首席执行官金雪坤曾表示,“与Medytox的合作,将使华熙生物医美生态链粘性进一步增强,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华熙‘终端+应用+内容+平台’的医疗美容生态链战略的独特优势,为华熙生物转型为医疗美容解决方案提供商建立坚实基础。”
然而,还没有等到产品落地,这场合作就宣告终止了。
两年前,Medytox因产品安全问题“暴雷”,成为双方合作破裂的导火索。2020年6月,一则从韩国传来的消息让华熙生物的股东们神经紧张。据韩国JTBC电视台的报道,Medytox旗下的肉毒素产品Meditoxin,自2006年被首次生产以来,有三分之一的产品(接近1.6万支)因为效果不佳被销毁。按照韩国相关规定,在如此高的不合格率下,该产品将被要求暂停生产。而为了保持生产,Medytox采取了销毁编号以提高合格率和私自使用实验用原液替代等行为,违反了韩国《药师法》等相关法律规定。
(图/视觉中国)
据当时央视财经的报道,自2020年6月25日开始,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厅吊销Medytox的三款肉毒素产品的许可。这意味着,随着上述措施生效,Medytox肉毒素产品在韩国市场“全军覆没”,其中就涉及拟与华熙生物合作的产品。
而在国内市场,上述三款肉毒素至今为止尚无一获批上市。自2019年11月11日起,Medytox于中国注册的肉毒素产品注册状态一直为审评审批中,至今未完成注册手续。随着事态发展,华熙生物从Medytox引进肉毒素的计划很有可能会落空。
但在消息传出后,华熙生物并没有第一时间提出解约。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2020年3月,华熙生物旗下子公司钜朗公司和Medytox刚各自向华熙美得妥增资1700万港元,用于支持华熙美得妥的进一步发展。
在2021年报中,华熙生物曾披露称,主营肉毒素产品注册和销售的华熙美得妥亏损53.74万元,负债78.97万元。
拖了两年后,华熙生物终于决定“止损”。根据公司8月1日发布的公告,明确表示将通过法律手段来终止与Medytox公司的合作。华熙生物给出的三个终止合作的原因分别是:Medytox自合资协议签署后,从未向华熙生物方面提供任何相关产品以供销售;Medytox的肉毒素产品受到了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召回销毁、取消产品批准的程序以及暂停制造销售和使用等行政措施;Medytox在中国的上市审评工作始终没有进展。
华熙生物的7年布局,落得“一场空”。尽管华熙生物表示,本次终止合作不影响公司现有的医疗终端业务,亦不影响其他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然而,二级市场上,其公告发布后的8月2日,华熙生物收报151元/股,跌幅为3.33%,总市值726.44亿元。
肉毒素市场先机已失
众多投资者关心的是,华熙生物的布局已经被“耽搁”了七年,解约之后,它会不会就此错失进入国内肉毒素市场的机会?
肉毒素的商业前景仍然可观。根据美国透明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2017年全球肉毒素市场规模约为45.27亿美元,预计至2026年或将达到87.1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6%。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5-2018年,国内肉毒素市场复合增长率高达30.8%;到了2018年,国内正规渠道肉毒素市场规模为39.2亿元,预计2025年可达140亿元。
截至目前,国内市场只有四款肉毒素获批上市,分别为美国艾尔建旗下的保妥适、英国Ipsen旗下的吉适、韩国Hugel旗下的乐提葆,以及唯一一款国产肉毒素——中国医药集团旗下兰州生物的衡力。
(图/视觉中国)
根据招商证劵报告,国内上市公司正纷纷通过代理和股权投资等方式布局肉毒素领域,预计未来几年会有更多肉毒素产品上市。
2014年,四环医药与Hugel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开发肉毒素产品,并且获得其独家代理权。2020年,华东医药与Jetema战略签约,获得后者肉毒素产品在中国的独家代理权;2021年3月,昊海生科与EirionTherapeutics签署相关协议,获得肉毒素产品代理权。此外,2021年10月,爱美客公开表示,其肉毒素产品正处于三期临床阶段,预计将于2023年提交新药申请。
华熙生物在公告中也表示,“不排除寻求其他肉毒素产品的合作机会”。但是,它想再找到合适的合作机会,也并非易事。一般来说,肉毒素准入门槛较高、研发难度大,而且监管严格,我国肉毒素是依据毒麻药品审批,较一般的医疗器械内产品审批流程更长,大致需要八年及以上时间。
在与Medytox拉扯七年之后,华熙生物已经在肉毒素市场失去了先机。
对于华熙生物来说,其主营的玻尿酸业务正面临增长放缓的局面。2022年上半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营收为29.36亿元,同比增长51.62%;而在2021年上半年,其营收增长率曾达到104.44%。
华熙生物近年来虽然营收持续增长,但净利润的增长却有限。根据财报,2019年至2021年,华熙生物营收分别为18.85亿元、26.32亿元和49.47亿元。而同期内,净利润分别为5.85亿元、6.45亿元、7.82亿元;扣非净利润增长更少,分别为5.67亿元、5.68亿元、6.63亿元。其毛利率也从2020年的81.41%下降至去年的78.07%。
在去年7月时,华熙生物的股价曾一度触及314.09元/股的高点,总市值达1473亿元。目前,公司市值已经蒸发超过734亿元。
随着市场走向成熟,玻尿酸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价格不断走低。华熙生物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9年1-3月,注射级玻尿酸原料产品的销售单价从13.33万元/kg降至11.17万元/kg。截至目前,市场获批三类医械玻尿酸填充剂超过40款,远远多于国内肉毒素的获批数4款。
针对净利润增长缓慢问题,华熙生物也早已开始转型,向功能型护肤品业务以及功能性食品业务上发力。在2021年,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已占公司主营业务营收的67%,而功能性食品业务的收入在财报中并未公开。华熙生物推出的玻尿酸食品品牌“黑零”、玻尿酸饮用水“水肌泉”等,都市场反响平平,没有太大的水花。
现在,肉毒素的合作彻底落空,华熙生物的业务版图又“缺了一角”。想要保住“医美龙头”的地位,它也要继续寻找更多的业绩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