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图 |《破事精英》剧照
01
(相关资料图)
问: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大厂都在裁员。我看到一种说法,「在市场环境好的时候,大厂往往会招聘很多人去从事一些创新性的、探索性的业务,但这些业务往往是投入大于产出的。当市场环境,或者大厂自身的经营没那么好时,这些部门的人就会被第一批裁掉。」想听听冯叔的看法,您觉得公司里面最早被裁掉的是哪些部门或者哪些人,他们会有一些什么样的特征?
冯叔:我觉得,这种情况下的裁员,往往与这些机构的选择有关,而与被裁掉的人有什么样的特点关系不大。
我们读历史,会发现在过去的一些战争中,一些军队在转移、撤退、逃跑的时候,会把部分后勤辎重扔掉。然后,跟辎重有关的这些人,往往也就地解散、不管了。只有这样,整个队伍才能快速移动,以应对局面的急剧变化。
其实大公司、大厂也一样。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也会砍掉那些短期没有效益,但是会花掉很多钱的部门。
此外,在过去,一个10个人能做的事,有可能雇了20个人,现在为了压缩成本,就会像拧毛巾一样,挤掉10个人。
当然,在裁员的同时,一些企业的核心功能可能还会扩张,更突出。比如,美的最近几次裁员以后,接着又在当地做了一个智能制造的产业园。
这就是企业在面对变化时进行的调整,把不要的扔掉,把原来「胖」的地方瘦一瘦身,然后把优势或者说未来要发力的部分进行强化。这样的话,未来5年、10年里,企业可能会更强大,会有新的发展。
总之,我觉得,这种裁员,跟个人的能力、素质、特点等等,没太大关系,主要是因为机构的选择。
比如我,曾经就被这样选择了一次。我研究生毕业之后在机关工作,后来为什么出来做生意?就是因为所在的机构没有了,我失业了。
我当时在体改委下边的一个研究机构,八十年代末体改委把几个研究机构合并了。机构合并之后,我们好多人就多出来了,也不发工资了。
并不是说我们在机构里不努力,都很努力,但是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机构发生变化,我们被选择了。
在此之前我也没想过创业这件事,但是从机关出来之后,找不到工作,只好去一家民营企业打工,然后开始重新认识民营企业、民营经济,接着才出来创业。
02
问:在经历了被选择、裁员之后,您觉得,该怎么办?
冯叔:对个人来说,被裁员其实也是一次重新选择的好机会。
失业肯定会带来生计问题,我失业的时候,身无分文,吃饭都是问题。但是,生计问题都是能解决的简单问题。关键是,自由了,人生不再受到局限了,要去做出选择,开始新的人生轨迹。
在被选择之前,大家就像是都坐在一辆车上,车跑多快,往哪里开,坐车的人其实不用考虑。突然有一天,车抛锚了,然后大家发现车上人太多了。总会有一些人得下车。
下车之后,有了自由,接下来怎么选择?我觉得有三件事特别重要。
第一,得去找新的机会,在家一直躺着睡觉肯定不行。怎么主动去找机会是个关键问题。我在被选择之后,自由了,就趁着自由,好好折腾了一番,后来认识了一大批朋友,一起折腾,奔到海南开始做起了生意。如果不失业,我应该也就没有今天了。
第二,学点新本事。学了新知识就能开启新的人生路径。学对了本事,就能为之后做好准备。
我认识的很多成功企业家都失业过,都是失业之后再去做出新的选择,屡败屡战,最终一战成功。如果有一个失业的时间,能寻找机会,学习新知识,其实是特别好的一个开始,恰恰是人生发展的新曙光。
第三,多研究未来的趋势。下车之后,只要前面不止一条路,就会有人往这走,有人往那走。怎么走?哪种选择都可能有风险。这个时候,应该多看一看稍微长远的趋势。
我离开机关时,市场经济并不像现在这样发展得那么好。但是我当时做改革研究,我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认知是,如果要继续改革,一定会发展市场经济,那么我做生意、做民营企业就有生存的机会和发展的空间。虽然我当时还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但这个判断逻辑是对的。
所以说,一个被动的事,如果积极面对,把新出现的问题解决掉,最后就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在新的方向上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