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台胞参访武平梁山书院。福建省台联供图

“此心安处是吾乡,这里不仅山清水秀,更有客家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和独特魅力,真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在福建龙岩创业的台湾青年陈冠文激动地对随行同伴说。


【资料图】

这是“迁台记忆”台胞祖地行活动的一幕。为期一周的“两岸一家 文化寻根”——2023“迁台记忆”台胞祖地行活动近日在龙岩市武平县拉开帷幕。中青年台胞以及两岸婚姻家庭子女等参加活动。

活动启动仪式上,福建省台联、福建省档案馆、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分别向“迁台记忆”档案文献当地捐赠者代表颁发证书。龙岩市台联代表当地台胞台属,向福建省档案馆捐献“迁台记忆”档案文献。

福建省台联副会长欧阳迪莎说,“迁台记忆”档案文献是两岸同根同源的历史见证,是“两岸一家亲”的生动体现。征集和保护“迁台记忆”档案文献,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文献价值,更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近年来,福建省台联与福建省委台办、福建省海外联谊会、福建省档案馆等单位密切配合,深入开展“迁台记忆”档案文献征集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21年3月,“开展‘迁台记忆’档案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被列入《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截至目前,全省各级台联组织已征集“迁台记忆”档案文献资料5000余件,取得很好的社会影响。

欧阳迪莎说,举办“迁台记忆”台胞祖地行活动,是立足当地对台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生动实践,是汇聚社会力量、共同做好“迁台记忆”档案文献征集保护工作的具体举措。希望通过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拓展挖掘深度,延伸征集广度,共同把“迁台记忆”档案文献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留住两岸同胞的共同记忆。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深深地刻印在两岸同胞心中,引导台胞正确认知历史、认识大陆、认清未来,把握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为推进祖国统一进程携手奋斗。

在武平活动期间,台胞们参观了当地历史文化街区兴贤坊、梁山书院。在兴贤坊,台胞们还共同找寻与台湾有历史渊源的牌匾等涉台历史文物。接下来的行程里,台胞们还参观了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武平岩前定光佛祖庙、中山百家姓博物园、武平文博园以及两岸文艺创作体验区梁野山等地,并考察当地知名台企麦科斯公司、福隆电子公司,与当地青年开展互动交流。台胞们也将在武平松花寨生态茶庄,实地体验祖地茶产业的发展,开展交流座谈,畅叙“迁台记忆”台胞祖地之行的感想和体会。

参加活动的台湾青年、长泰明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冠颖,是在漳州创业的第三代台商,其家族经历便是两岸融合发展的缩影。1996年,曾冠颖的爷爷来到漳州长泰种植台湾水果。2004年,曾冠颖的父亲曾永杰带着他一起来到长泰“接棒”,并开始了产业转型,把果园打造成茶园。

在大陆发展,曾冠颖不仅收获了事业,也收获了婚姻。“两岸同根同源、文化一脉相承,两岸同胞血浓于水,两岸一家亲。希望两岸加强交流联谊,常来常往,让更多台湾同胞了解大陆,从而走进大陆。”曾冠颖说。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台联、福建省档案馆和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主办,福建省台联“迁台记忆”专委会、龙岩市台联、武平县台港澳办承办,福州市、漳州市、泉州市、三明市台联以及福建广电集团东南广播公司协办。(张盼 周雄铭)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8月11日   第 04 版)

责编:陈亚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