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6月3日报道美国《纽约时报》网站5月31日发表美国奥巴马政府时期财政部长顾问史蒂文·拉特纳的文章,题为《时隔3年第一次到访中国,我才知道中国有多厉害》,编译如下:
(相关资料图)
这是我3年多来首次访华,一觉醒来,北京的天空异常湛蓝明净。连翘、樱花正在盛开,城市充满活力。
对我来说,这是对今年春天为期一周的中国之行中至少部分行程的一个隐喻。在许多层面上,中国已经恢复常态。办公室里坐满了通常要长时间工作的员工。高管们大多对业务充满乐观情绪。一系列令人兴奋的初创企业表明,中国将继续作为创新方面的领导者。到处洋溢着此前多次访华时令我振奋的精力和干劲。
尽管西方媒体越来越表示怀疑,但我相信中国会继续繁荣。中国的经济表现已经远远优于美国。从2020年初到去年底,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中国经济累计增长14%,而我们的增速不到6%。
预计中国今年的增长率将达到5.2%,而我们的增长率为1.6%。在我们与居高不下的通胀率作斗争时,今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许仅会上涨2%。因此,中国的利率仍然较低,有助于鼓励投资。
对能源转型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投资似乎是重中之重。至少在其中一些领域,中国取得了显著成功。它控制着全球77%的电池制造产能,去年中国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近60%。尽管美国加征关税,但中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占全球产量的80%以上。
中国消费者的偏好也似乎正在发生变化。过去,他们偏爱知名外国品牌,从耐克运动鞋到宝马汽车。如今,他们正转向本土品牌,例如安踏运动鞋和比亚迪汽车。
至少从我的交流来看,中国商界仍然渴望获得美国的投资,希望继续与我们做生意。
值得肯定的是,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最近发表了一次深思熟虑的演讲,呼吁与中国进行“建设性接触”——实际上是试图实现双赢。
要实现这个雄心勃勃的目标,最好的方法是把美国国内的事情做好。中国已经证明它可以继续比我们更快地增长。我们需要通过一些举措来提高我们的增长率。
最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自欺欺人地幻想中国将被自身的重量压倒。对于美国及其对手而言,问题是与中国的竞争是否需要具有破坏性,是否仍有可能实现更加繁荣、合作的未来。
责编:陈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