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5月15日,中宣部组织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江苏。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尹荣尧向采访团介绍,江苏是经济大省,以占全国1.1%的国土面积,承载了6%的人口,产出了超过10%的经济总量,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压舱石”,肩负着“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同时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也有着特殊的省情实际,仍是全国生态环保压力最大、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

尹荣尧表示,面对特殊的省情,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坚持减污降碳不放松、源头治理不动摇、严格监管不手软、服务发展不止步,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在工作中,江苏突出抓好五个方面: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有效“脱钩”。江苏坚持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上下功夫,严守环评准入门槛,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扎实推动火电、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开展新一轮重点企业清洁生产改造,累计关停低端落后化工企业4600多家、取消化工园区定位25个,依法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5.7万余家,从源头减少污染排放。五年来,在全省GDP连跨4个万亿元台阶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创新世纪以来最好水平,形成经济平稳增长、环境持续向好的良性互动局面。

致力寻求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公约数”,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协同并进。出台大气治理攻坚便民服务“12条”、畜禽养殖“9条”,制定保护企业产权“23条”,建立守法自律企业环保信任保护机制,依法慎用强制措施,让企业家安心谋发展。建立“企业环保接待日”“金环对话”等机制,变问题为议题,帮助企业解决治污难题。制定绿色金融“33”条,推出“环保贷”“环保担”等系列绿色金融产品,帮助企业解决治污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用好“厅市会商”机制,主动上门对接,共同解决发展难题。

加快由污染防治向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转变,推动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稳步提升。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大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创新开展“生态岛”试验区建设。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补偿制度,将省级生态补偿资金分配与各地生态空间管控区域保护情况挂钩。完成80%县(市、区)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记录物种数达6903种,长江江苏段江豚数量和活动范围明显扩大,勺嘴鹬、四鳃鲈鱼等敏感物种回归,丹顶鹤、麋鹿等珍惜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面对突出环境问题敢于触动利益,扫除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沉疴顽疾”。建立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制度,实现设区市首轮督察全覆盖,对7个县(市、区)开展“点穴式”专项督察。建立生态环保、公安“2+N”重大案件联合查处机制,省市县三级均建立“执法重案组”。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长江经济带国家警示片披露问题均按期整改到位。

牢牢把握部省共建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试点省重大机遇,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持续健全,在全国率先完成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建立省级环境监察专员制度。在全国率先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1+7+1”制度体系,案例数和赔偿总额居全国前列。率先实施与减污降碳成效挂钩的财政政策,有效激发治污减排内生动力。率先实现全省重点流域排污口、入海排污口排查全覆盖,从源头减少入江入湖入河入海污染。(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苏频道俞杨 宋静思 白光迪)

责编:陈亚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