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30日讯(实习记者 冯辉燕 通讯员 郑会琼 郭杰)近日,已经70岁高龄的老高在家突然晕倒,亲人连忙将其送往附近的医院接受治疗。老高醒来后,双腿已经不能行动,说话也模糊不清,且表现出痴呆的症状。医生观察后告诉其亲人,他这是中风且伴有痴呆的症状。在接受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老高可以下床行走且说话勉强能够听清,但是痴呆的症状仍然没有好转。众所周知,中风在高龄人群中发病频率较高,尤其是男性。但是中风为什么会引发痴呆?痴呆是中风的症状之一吗?如何尽早发现中风征兆做好预防并进行科学的治疗?《大众卫生报》采访专家,为大家进行解答。

受访专家


(相关资料图)

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严洁

中风三大诱因 心脑血管病变、疲劳、熬夜、饮食习惯等都有关

严洁接受采访时介绍说,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组好发于中老年人的急性脑血管病,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和缺血性脑中风两大类,以缺血性脑中风(脑梗死)最为常见。数据显示,在我国,每年每10万人口中就有185-219例卒中患者,发病率男高于女,存在地域差异,我国为“北高南低”、城市高于农村。

中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严洁表示,一是脑血管本身的病变,由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脑血管炎症以及缺血性疾病导致;二是部分心脏的病变,如房颤、心房黏液瘤等,会引起心源性的中风;三是患者长期过度劳累、紧张、熬夜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

严洁提醒,中风不能等,当身体出现一些“信号”,应立即就医,结合脑部影像学检查鉴别。比如患者出现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双眼向一侧凝视、单眼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头痛、恶心、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肢体瘫痪等。

中风引起痴呆 控制“三高”是关键

案例中的老高中风后引起了痴呆,严洁表示,这种情况比较常见,数据显示,中风后痴呆的发生率高达25%-50%。医学上称为血管性痴呆,是由脑卒中引起脑内的低灌注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由多种危险因素和细胞老化变性导致血管损伤和淀粉样蛋白沉积而引起,同时关键位置的病变也会导致痴呆。血管性痴呆和阿尔兹海默症的痴呆有区别,其病因、症状、治疗方式均不同。

“中风后痴呆”的病因较明确,因此要预防此类痴呆的发生,首先要控制导致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同时查明脑血管病变的具体情况(如血管狭窄的部位程度),并针对性治疗。对于有脑中风危险的患者,建议常规接受颈部血管彩超,脑血管多普勒及头颅血管CTA或MRA检查,如果发现低血压伴有血管狭窄的患者,应积极通过手术的方式开通狭窄血管,保证有效的脑血管血液供给。

目前,治疗“血管性痴呆”尚没有非常有特效且能普及的药物。对于认知症状的改善,胆碱酯酶抑制剂、NMDA受体拮抗剂也仅仅对于轻中度痴呆有效。现在可行的防治方法包括防治卒中、改善认知功能及控制行为和精神症状。具体而言,应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心脏病进行控制,积极戒烟等。

中风日益年轻化,早期识别有征兆

随着近年来中风发病的年轻化,严洁分析了以下一些原因:

疾病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卵圆孔未闭、颈动脉/颅内动脉夹层动脉瘤、血管炎、凝血功能异常等。年轻人中风最常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动脉炎或者自身免疫性血管炎。

遗传因素需要警惕是否有遗传基因异常所导致的脑血管病。

其他因素 长期的工作压力、熬夜、劳累等生活因素以及精神刺激,也会逐渐导致脑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理改变。

严洁提醒,年轻人中风是有前兆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能表现在脑中风前几天疲劳乏力,无精打采等精神改变;也可能存在肢体无力或麻木,频繁咬舌唇,吃饭时流哈喇子,手脚不协调等;少数患者还可能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等,识别到这些身体症状后应及时就医治疗。

“预防+治疗+康复”坚持身体管理远离卒中

谈到中风的预防,严洁认为,可通过日常调理的方法,即通过调整饮食、调节情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定期检查、控制基础病等进行预防。

治疗方面,要谨记卒中最佳的治疗时间在起病3-6小时,急性缺血性卒中评估后可以溶栓和介入手术治疗。溶栓有3%的概率加重,脑梗发病后3-5天症状达到高峰,患者及家属入院后也需要密切配合医生观察和治疗。

中风后坚持康复治疗任重道远。严洁提醒,除进行各类运动、言语功能锻炼、认知功能锻炼外,还需要做好饮食安排,多吃清淡有营养容易消化的食物,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能量,要戒烟戒酒、监测血压血糖,控制慢性病,定期就医复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