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大数据算法、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影响艺术家的创作媒介和思维方式。当AI成为时代语境的明显标识,未来,艺术领域如何应对人工智能的介入而保持一份独特的艺术价值?

6月10日,“期望@查找@算法——青年艺术家作品展”在南京乙观艺术中心开幕,作品展分享会上,多位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分享见解,勾勒AI时代的艺术画像。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促发从业者对艺术本质更加深入的辨析和思考。“由于AI给整个行业带来强烈的危机感,我们往往抢先一步,将AI置于人的对立面,去考虑它和人类之间的伦理关系。实际上,AI目前仍只是作为一种工具而存在,就像人们今天所用的所有电子设备一样。”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林书传说。


【资料图】

林书传将AI比拟为只有“加法”没有“减法”的算法模型,通过不停地迭代形成巨大的数据库,但无法替代创作的主要部分以及艺术作品中最关键的部分,也就是绘画艺术的独特性。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陈研进一步阐释,无论人工智能的体量多么庞大,它所依赖的仍然是计算机的逻辑,“这个原理由科学家图灵设定,将所有的问题化为非黑即白的0和1。”他表示,人工智能采用的是归纳法,将问题与人想要的答案进行链接,虽然链接的速度可以越来越快,但人类的想象经验、艺术直觉等都是人工智能难以获得的。“产生这些想象和直觉的过程,实际上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比如,如今去某个考古现场,往往会看到一些陶瓶,很多都是两只凑成一对,是一种最简单的对称;陶瓶上面的装饰纹样,都是均衡、有美感的。人为什么会刻意地将这些纹路彼此间的距离保持成同样的?这就是人类文化、制度的体现,是计算机无法理解的。”

艺术史学家蓝庆伟则认为,绘画由于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天然地对AI有“抵抗力”。“在当下,很多时候是AI图像这一概念偷换了绘画的概念,如此一来消解了所有绘画的本质,只强调绘画作为信息的特征。”

那么对艺术家而言,AI真正提出的挑战是什么?多位艺术学者表示,那就是如何保持绘画艺术的不可替代性。“在未来,没有思想精神的作品一定会是被替换得最快的,我们正在迎接这样一个去粗取精的时代。”蓝庆伟说。独立策展人、艺术批评学者宋振熙认为,未来人们需要通过提高文字语言的水平,更好地和AI对话,“在可见的时间内人类仍然需要‘驯化’AI,避免它的图像世界过度固化,而文字的想象力是无穷的。”

专家学者们也普遍注意到技术变革和生存境遇的关系思辨。“与其把AI抽象化,不如说它成为了当下的社会语境,这也意味着AI已经是一种创作素材;思考如何在表达内容中体现出AI时代人的境遇和心理状态才是艺术家所应该做的。”林书传说。跨媒介艺术家姜大方表示,AI对于社会行为、社会伦理所产生的影响,已经作为一种话题进入了青年艺术家的创作,“艺术史的研究对象包括人、人身处的环境和人面对身处的环境所作出的反应。这些剖析人、研究人的作品,才会真正让AI在艺术史上留下印记。”

姜大方认为,尽管AI对绘画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在艺术创作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每当创作了一幅画,艺术家一定会追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他需要寻找评价标准和绘画的价值。为此,他永远会‘自找麻烦’,找到问题,解决问题,下一个问题又接踵而来……这就是艺术与科学的本质,保持纯粹的内心,奔向更加辽阔的天空或者更加深邃的深渊,追求心目中的完美、理想中的典范。”

“每当我们在前行中感到危机,对未来茫然的时候,总会回过头来注释传统经典,想想它们为什么能留存,它们当时应对危机的做法里,有哪些是我们能学以致用的?”宋振熙表示,纵观艺术史上众多技术进入艺术领域的前例,不仅可以获得经验,更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新的视角,“这样一来,艺术家和传统之间不再只是怀旧泥古的关系,而是能够在传统中寻找自己真切的感受和当下生活的情境。”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雨阳

图片由乙观艺术中心提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