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物流场景丰富、工厂供应链系统软硬件复杂,导致需求差异明显,自动化物流设备难以实现标准化。如何调度不同种类不同品牌的移动机器人,以及快速连接移动机器人和客户的业务系统成为集成商面临的最大难题。


(资料图片)

对此,8月9日,在上海报业集团|蓝鲸财经主办、CIC灼识咨询协办、中国信息协会智慧物流分会为指导单位的【蓝鲸·新财智】“创新-未来”之【数字化变革】沙龙直播峰会上,仙工智能副总裁丁霞表示,用“最小公倍数”的产品解决工业物流非标化的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仙工智能的模式使得自身既可以集中资源用于标准化核心产品的研发、迭代、打磨,使得核心产品可以实现快速迭代和成熟,又可以避免面向终端用户集成的大量个性化定制开发投入,将大量集成商发展为自己事实上的市场拓展合作伙伴。自身可以集中力量实现控制器和数字化系统开发效率的最大化,实现快速的量产,推高产量,快速迭代降低成本。

最小公倍数的产品组合

丁霞在采访时表示,目前,集成商所面临的问题不再是移动机器人(AMR)价格高、质量不好、精度不够、移动速度不够快的问题,而是如何调度不同种类不同品牌的移动机器人,以及如何快速连接移动机器人和客户的业务系统。

这就考验了集成商以及背后设备企业的能力。仙工智能看到了这个空间,用“最小公倍数”的逻辑赋能集成商。

丁霞表示:“没有两个工厂的物流自动化需求是完全一样的,所以移动机器人的工业应用场景离散且非标。”

零售物流电商移动机器人相对更加标准化,且应用场景占比较高达25%。3C及半导体、汽车零部件、锂电、光伏、鞋服、医药、机械、面板、食品等工业场景用移动机器人占比超过65%。但不同行业工业物流需求差异巨大。

例如半导体封测车间,要求无尘车间、错误零容忍以及减震处理。而汽车零配件车间需要的是多系统通信、叉车通道仅2m,标准叉车存在不适用的情况。

另外,同行业不同工厂需求差异大。包括软件系统差异大,工厂数字化发展阶段不同,工厂的数字化系统不同,导致对接协议,接口多且打通成本高。

自动化程度差异大,全厂自动化的投资成本较大,多数公司选择逐步实现,迫使通过定制开发实现对工厂内不同工艺段的自动化需求。

车间布局差异大,不同工厂的环境、过道、货架高度、地面材质、科架尺寸等都有差异。

丁霞表示,不像仓库电商领域的标准化,工业物流AMR难以在工厂之间复制。恰好是由于这些非标的存在所以才有集成商的空间,仙工智能的长板在于为集成商提供功能丰富、简单易用的产品,帮助集成商更高效解决终端客户的非标问题。

原来很多企业的做法是提供标准品,根据每个企业的需求找到交叉点,推出相关的产品,这是用“最大公约数”逻辑的做法。

仙工智能的做法是,生产功能强大的产品,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做成最小公倍数的产品。面向智能制造集成商,提供以智能控制器和数字化为核心的产品组合。这个产品也是一个标准品,包括一个控制器以及软件系统,集成商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学习应用自主建造做成各种车体。

蓝鲸财经顾问、产经专家尚尔斌认为,仙工智能与其它企业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定位策略,把产品核心组建控制器和数字化系统作为标准产品,将系统集成商作为目标客户,使得自身既可以集中资源用于标准化核心产品的研发、迭代、打磨,使得核心产品可以实现快速迭代和成熟,又可以避免面向终端用户集成的大量个性化定制开发投入,将大量集成商发展为自己事实上的市场拓展合作伙伴。这也是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快速拓展市场占领市场的有效手段。

简单易用,海内外开花

丁霞表示,这个系统功能强大,每家可能只用到10%-20%的功能,但集成商工程师可以在一周内学会,并实现自主的学习解决问题,还可以进行二次开发。

据了解,仙工智能提供3类产品,分别是控制器、机器人产品组合、快速部署的软件工具。仙工智能 SRC 系列核心控制器研发至今已形成完整的控制器产品线,实现了标准化软硬件,适配多种运动模型;超强适配性,适配各大核心部件品牌;支持车型多样,应对场景复杂;灵活应对非标需求。

集成商可以使用仙工智能控制器制造各种终端工厂客户想要的 AMR,适配不同场景,满足非标需求。仙工智能提供的不仅仅是一台控制器,而是全套方案支持,涵盖硬件、软件、造车技术方案、选型及调试手册、培训及服务等全套技术服务,消除一切集成商造 AMR 的障碍。

除了控制部分,为了更好地执行控制器的指令,仙工智能还提供一系列 AMR 产品组合,造就了仙工智能丰富的车型库,满足更多集成商的车型需求。仙工智能作为展示平台,还可以为其他集成商提供 AMR 购买渠道。

仙工智能提供的产品组合不仅有基于仙工智能控制器的系列硬件产品,还包含一系列数字化软件产品,向上接入各类客户工作系统,向下对接各类型 AMR,助力集成商更加快速开展并完成现场部署工作。

在国内,仙工智能将以智能控制器和数字化软件为核心的产品组合,助力了200多集成商和终端客户自主搭建AMR适应不同客户的应用场景。经过国内的锤炼,仙工智能也开始向海外拓展。

丁霞表示,国外工业物流自动化的需求增加,但国外的供应链系统,以及控制器车体都没有国内强,所以仙工智能出海相对很轻松,交付的标品相对简单。据介绍,截至目前,仙工智能海外订单同比实现了10倍的增长。

对此尚尔斌认为,仙工智能自身可以集中力量实现控制器和数字化系统开发效率的最大化,实现快速的量产,推高产量,快速迭代降低成本。在个性化定制需求比较强的市场中,是一种很有效的市场策略。从目前工业物流市场实际看,这是一种比较适合仙工智能的策略,从该公司快速增长的集成商用户数量及产品出货量看,也可以验证这点。

推荐内容